[发明专利]一种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6869.3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5/08 | 分类号: | B05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体 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绒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纺织用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植绒机械的一般结构包括上极板和下极板,上极板是一块板型金属网框,下极板是一块金属平板托架,上面铺有网印有胶粘剂的待植绒基布,上、下两块极板分别用导线连接在高压静电发生器上的正、负输出端。料斗中的绒毛,由于供毛轴的旋转,落到金属网负极上。因绒毛在降落过程中与负极接触而带电,导致部分地按电场方向排列。同时绒毛在电场中发生极化,与负极极性相同的电荷集中在远离负极的一端,而正电荷却集中在靠近负极的一端。当绒毛与负极接触时,由于电极的电导率比绒毛高,会在纤维中产生导电电流,绒毛会产生负静电荷,使绒毛在电场中具有很大的伸直度和飞翔性,以较高的速度垂直下落到网印有胶粘剂图案的基布上,形成精美的绒面图文。
静电植绒过程中绒毛降落至胶粘剂时,由于绒毛的材质与胶粘剂的材质不同,加上胶粘剂表面存在的表面张力,绒毛需要很强的刺破性能才能与胶粘剂结合,在此过程中,有些绒毛受限于自身重力或者带电荷量较小,对胶粘剂的刺破能力大大降低,往往刺破时,会使绒毛发生倒伏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该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有效增加绒毛的刺破和垂直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包括喷丝嘴和极板,所述喷丝嘴设置在所述极板的正上方,所述喷丝嘴和极板分别与一静电发生器的两极电连接,所述极板上方通过需植绒的基布,所述喷丝嘴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轴向延伸的螺旋槽,所述喷丝嘴内间断通过空气分隔的熔体。
作为优选,所述喷丝嘴的上端滑动嵌套在一管体的下端,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槽配合的滑轨,所述喷丝嘴内设置有控制所述喷丝嘴和管体相对滑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滑轨的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螺旋槽的轴向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在每段熔体喷出前收缩喷丝嘴,在每段熔体喷出的末段弹出喷丝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在管体内的电磁线圈和设置在喷丝嘴内与电磁线圈相配合的磁体。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为驱动所述喷丝嘴旋转的驱动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控制喷丝嘴内部的螺旋槽受到滑轨填充和分离,使喷出的绒毛表面形成螺旋翼,绒毛在喷丝嘴中带静电,喷出后受到所述极板的吸引,由于螺旋翼的作用,绒毛在下降过程中飞速自转,在于撞击基布上的胶粘剂时,更利于与其结合,同时其自转具有定轴性,有效防止绒毛发生倒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喷丝嘴伸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图1实施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图1实施例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图1实施例的C-C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图1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喷丝嘴收缩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图6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喷丝嘴喷出的绒毛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喷丝嘴和极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9,该落体式强化植绒装置包括喷丝嘴100和极板300,所述喷丝嘴100设置在所述极板300的正上方,所述喷丝嘴100和极板300分别与一静电发生器的两极电连接,所述极板300上方通过需植绒的基布20,参阅图1图5,所述喷丝嘴100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轴向延伸的螺旋槽110,所述喷丝嘴100内间断通过空气分隔的熔体10。
所述喷丝嘴100内的熔体可来自传统的熔体挤出装置,再通过间断的注入空气达到分隔熔体10的目的。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喷丝嘴100的上端滑动嵌套在一管体200的下端,所述管体200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槽110配合的滑轨210,所述喷丝嘴100内设置有控制所述喷丝嘴100和管体200相对滑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滑轨210的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螺旋槽110的轴向长度,通过喷丝嘴100的滑动,使管体200上的滑轨210能够填充所述螺旋槽110,使喷出的熔体10形成的绒毛400(参阅图8)在尾部形成螺旋翼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6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