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铲斗限位装置和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6902.2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婷婷;李勇;胡建峰;刘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装置 工程机械 | ||
1.一种限位装置,用于通过碰撞方式对具有相对运动的第一结构件(8)和第二结构件(9)之间的位移进行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上的第一碰撞表面,所述第一碰撞表面与设置于第二结构件(9)上的第二碰撞表面在所述第一结构件(8)和所述第二结构件(9)相对运动到限位位置时发生碰撞,其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所述第二碰撞表面发生碰撞时调整所述第一碰撞表面的角度和/或调整所述第二碰撞表面的角度以使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所述第二碰撞表面之间保持面接触,其中:所述调整结构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碰撞表面的角度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与所述第一结构件(8)之间;或者,所述调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所述第一结构件(8)之间的球面铰接结构,所述球面铰接结构包括第一球面部和与所述第一球面部转动配合的第二球面部,其中,所述第一球面部与所述第一结构件(8)连接,所述第二球面部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碟簧(2)。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撞击结构(4),所述撞击结构(4)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上,所述第一碰撞表面设置于所述撞击结构(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5),所述撞击结构(4)通过所述安装结构(5)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5)位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所述第一结构件(8)之间且套设于所述撞击结构(4)外部,所述安装结构(5)与所述撞击结构(4)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安装结构(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结构(4)为两阶圆柱结构,所述安装结构(5)包括安装套(50)和连接于所述安装套(50)上的限位套(52),所述安装套(50)套设于所述撞击结构(4)的大径端的外部,所述限位套(52)套设于所述撞击结构(4)的小径端的外部且所述限位套(52)的内径小于所述撞击结构(4)的大径端的外径,所述第一碰撞表面为所述撞击结构(4)的小径端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结构(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垫片(3),所述垫片(3)用于调整在未发生碰撞时所述第一碰撞表面与所述第一结构件(8)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碰撞表面的刚度低于金属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碰撞表面为MC尼龙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8)为铲斗和动臂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件(9)为铲斗和动臂中的另一个。
12.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限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69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 下一篇:雨水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