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7630.8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下垂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下垂(Gastroptosis)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使胃的位置降低,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形成无张力型胃,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没有很好的方法,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营养与对症治疗,其效果多不理想。该病症属中医学“胃缓”、“胃痛”、“胃下”等范畴,主要因为素体虚弱或长期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损伤脾胃,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无力托举所致。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胃下垂,可达到标本兼治,且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值得推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5-20g,党参12-18g,山茱萸10-12g,白术8-12g,葛根5-10g,桔梗5-7g,香附4-6g,五味子4-6g。
本发明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得:黄芪18g,党参15g,山茱萸11g,白术10g,葛根8g,桔梗6g,香附5g,五味子5g。
本发明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常规制剂,如片剂、胶囊或颗粒剂,优选为片剂。
本发明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过80-200目筛;加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时间为2h,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1~1.15的浸膏,干燥,粉碎,过80-120目筛;再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有如下明显优势:
首先,本发明中药制剂组方主要是依据胃下垂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针对脾阳不振症状,症见:脘腹闷胀,时有隐痛,久站或劳累后尤甚,畏寒喜暖,得温则问胀隐痛减轻,纳差,呕恶,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缓弱。脾之气阳不振,升举无力,气虚下陷则见脘腹闷胀,时有隐痛,久站或劳累后尤甚;脾阳不足则畏寒喜暖,得温则问胀隐痛减轻;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谷不化可有纳差,呕恶,便塘;舌淡胖,苔薄白,脉细缓弱为脾阳不振之象。本发明以益气、健脾、升提、止痛等为治疗手段,方中黄芪、桔梗,补气固表,升提益胃为君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和胃化湿为臣药;山茱萸,葛根,生津舒经,升举清阳,健脾除湿为佐药;香附,五味子,止痛通络、益气安神为使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和胃化湿,止痛通络,升举阳气的奇效,对胃下垂特别是脾阳不振型胃下垂有极强的针对性疗效,起效迅速,标本兼治。
其次,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先进设备及工艺制备,剂型先进,服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强。
第三,临床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的价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功能主治: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7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