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低温型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8364.0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张杰;周钧;邱祎源;吴嘉昉;李嘉铭;张艮交;孙帅;柴敏;贾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任月娜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机 尾气 氧化物 净化 低温 scr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用于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低温型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底涂层的制备:将钛酸四丁酯、异丙醇、偏钨酸铵和硅溶胶按质量比10:10:1.7:0.4混合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和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加入相对总质量1%的吐温80,随后以300 rpm转速搅拌上述混合液10 h,然后将混合液于60℃下旋转蒸发8 h,将水分蒸干得到固体粉末;将所得固体粉末在80℃下烘干6 h,然后在400℃下焙烧8 h,得到基底涂层;
(2)活性组分的制备:将硫酸锰、高锰酸钾和硝酸铁按质量比10:7:6混合形成混合物,加入相当于上述混合物总质量3%的尿素形成活性组分前驱物;然后按活性组分前驱物:水的质量比1:2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形成混合液,混合液搅拌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在90℃温度下水热反应24 h,将水热反应后所得的固体生成物过滤分离、洗涤,在80℃干燥6 h,然后在400℃焙烧8 h得到活性组分;
(3)混合浆液的制备:将步骤(1)所制得的基底涂层、步骤(2)所制得的活性组分以及硅溶胶按质量比为8:0.3:3.3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形成悬浊液;调节去离子水加入量,使悬浊液中固形物质量百分数为30%;对悬浊液球磨,控制颗粒度D90小于10 μm,即得到涂覆用浆液;
(4)涂覆焙烧:取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浸泡于步骤(3)所得的涂覆用浆液中,停留5 s,随后以50 mm/s的速度抽出,用 0.2 MPa的高压空气将载体表面多余的浆液吹走;将涂覆好的蜂窝陶瓷载体置于80℃下烘干5 h,然后在400℃焙烧8 h;重复步骤(4),直至涂覆到蜂窝载体上的涂层量达到190 g/L,最终得到应用于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低温型SCR催化剂。
2.用于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低温型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底涂层的制备:将钛酸四丁酯、异丙醇、偏钨酸铵和硅溶胶按质量比10:10:1.7:0.4混合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和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加入相对总质量2%的吐温80,随后以400 rpm转速搅拌上述混合液8 h,然后将混合液于70℃下旋转蒸发6 h,将水分蒸干得到固体粉末;将所得固体粉末在90℃下烘干5 h,然后在500℃下焙烧6 h,得到基底涂层;
(2)活性组分的制备:将氯化锰、高锰酸钾和硫酸铁按质量比10:8.4:8.6混合形成混合物,加入相当于上述混合物总质量4%的尿素形成活性组分前驱物;然后按活性组分前驱物:水的质量比1:3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形成混合液,混合液搅拌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00℃温度下水热反应20 h,将水热反应后所得的固体生成物过滤分离、洗涤,在90℃干燥5 h,然后在500℃焙烧6 h得到活性组分;
(3)混合浆液的制备:将步骤(1)所制得的基底涂层、步骤(2)所制得的活性组分以及硅溶胶按质量比为8:0.3:3.3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形成悬浊液;调节去离子水加入量,使悬浊液中固形物质量百分数为30%;对悬浊液球磨,控制颗粒度D90小于10 μm,即得到涂覆用浆液;
(4)涂覆焙烧:取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浸泡于步骤(3)所得的涂覆用浆液中,停留10s,随后以70 mm/s的速度抽出,用 0.4 MPa的高压空气将载体表面多余的浆液吹走;将涂覆好的蜂窝陶瓷载体置于100℃下烘干4 h,然后在500℃焙烧6 h;重复步骤(4),直至涂覆到蜂窝载体上的涂层量达到206 g/L,最终得到应用于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低温型SCR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83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