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疲劳检测和行驶记录综合系统及疲劳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9546.X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9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才;毛宽诚;旷文腾;赵铁彪;王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检测 行驶 记录 综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手机客户端APP绑定驾驶员信息,建立多特征识别判别公式;
步骤二:红外摄像头采集驾驶员图像,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级联算法捕捉头部后再定位驾驶员双眼、嘴和双耳五点作为特征点,对驾驶员头部进行姿态定位,实时判断驾驶员头部姿势变化,根据头部的左右倾斜程度和低头姿势等疲劳特征,作为第一个判断疲劳的标准;
步骤三:在定位到人眼的基础上,利用PERCLOS P80疲劳检测标准设计算法判断驾驶员在单位时间内闭眼时间是否符合疲劳特征,作为第二个判断疲劳的标准;同时,在定位到嘴巴的基础上,根据嘴巴的张合程度判断驾驶员是否在打哈欠,计算嘴部张开的频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打哈欠的时间,作为第三个判断疲劳的标准;
步骤四:GPS行驶记录模块提供反馈车速和加速度信息给处理器,处理器分析车速是否平稳运行,出现车速忽快忽慢不稳定则作为第四个判断疲劳的标准;
步骤五:综合上述判断疲劳的标准,以眼部特征为第一关键因素,以头部特征为第二关键因素,以嘴部特征和速度变化特征为第三关键因素;
根据得到的四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量,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置相应的控制规则,计算得到疲劳状态系数,以判断其疲劳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95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物品遗忘提醒功能的智能门
- 下一篇:一种近电警报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