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活性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9769.6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海;邹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83;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活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电池 | ||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氯化锂溶液与醇类溶剂按体积比1~10:1000混合,在搅拌状态下,按钛醇盐与醇类溶剂体积比1~10:100加入钛醇盐,直到出现白色沉淀;
S2:将步骤S1所获得的溶液密封,静置得到含水合氧化钛微球的溶液;
S3:在搅拌状态下,按锂原子和钛原子的数量比为0.80~0.85:1向所述含水合氧化钛微球的溶液中加入乙酸锂,其中,氯化锂中的锂原子包含于上述比例;
S4:在搅拌状态下,按钛醇盐和吡咯的体积比为5~10:1在步骤S3所获得的溶液中加入吡咯作为碳源,再加入氧化剂使吡咯原位聚合;
S5:将步骤S4所获得的溶液中的溶剂蒸发,得到聚吡咯包覆的钛酸锂微球前驱体;
S6:将得到的钛酸锂微球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700~900℃煅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乙二醇或其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锂溶液与醇类溶剂按体积比4~8:1000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醇盐与醇类溶剂按照体积比3~9:100加入钛醇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稀有气体,且煅烧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1~5℃/min,煅烧时间为2~10h,煅烧后保温时间为2~10h,最后随炉冷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醇盐为异丙醇钛或钛酸丁酯,纯度98wt.%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温度为40~80℃从而将步骤S4所获得的溶液中的溶剂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97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