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及其母线电容在线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0492.9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声芳;刘永钦;马路遥;支世胜;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H02M5/4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串联 高压 变频器 及其 母线 电容 在线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及其母线电容在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中,中间直流环节往往需要大量电容,通常也称为直流母线电容或是支撑电容,在电路中起直流支撑与滤波作用。在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中通常大量使用铝电解电容作为直流支撑电容。
电解电容是比较容易老化的元件,老化的一个特征是容量降低。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在工作早期缓慢下降,但是在使用后期,由于电解液耗损较多、溶液变稠,电阻率因黏度增大而上升,使工作电解质的等效串联电阻增大,导致电容器损耗明显增大。同时,黏度增大的电解液难于充分接触经腐蚀处理的凹凸不平铝箔表面上的氧化膜层,这样就使铝电解电容器的极板有效面积减小,引起电容量急剧下降,这也是电容器使用寿命临近结束的表现。此外,如果工作电解液在低温下黏度增大过多,也会造成损耗增大与电容量急剧下降的后果,从而引起铝电解电容器在严寒环境中使用时失效。除了老化,电解电容通常还存在漏液、爆炸、开路、击穿等失效模式。其中部分失效是由于瞬态冲击引起的,例如高压击穿、电容短路等。此外,大部分情况下的电容失效是由非瞬态冲击引起的,且在出现严重故障或失效之前,都会出现电容量的显著下降。
针对高压变频器,传统的直流母线电容检测方法是离线式监测,包括定期预防性检修、事故后维修等。这类检测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要求断电诊断,给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2)有效性和灵敏性差,停电后设备状态(例如电压、温度等)和运行中不符,影响判断的准确度;3)周期性定期检查,而不是连续地在线监测,设备仍有可能在定期检查期间发生故障,即造成维修不足。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对电容的监测开始转向在线监测的方向发展,即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直流母线电容的状态,及时反映其缺陷和劣化程度,在发出故障征兆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例如降额运行或停机),避免故障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
常见的电容在线监测方法有红外诊断法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法等。其中,红外诊断法需要热成像仪,但不可能针对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的每个单元都配置热成像仪;此外,单元内其它发热装置容易使得测量结果产生误判断,甚至测试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法能较好的实时反映电容的状态,但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来检测实时电容电压和电流。对于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来说,单元数较多,每个单元都增加额外的检测电路,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复杂性,因此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成本高、结构复杂、移植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不用增加硬件成本的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及其母线电容在线监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的母线电容在线监测方法,所述高压变频器包括多个串联的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为单相输出的交直交电压源型的功率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功率单元分别执行以下步骤:
S1、多次采样功率单元内的直流母线电压、功率单元的输出交流电压、功率单元的输出交流电流/所述高压变频器的输出相电流;
S2、基于多次采样的所述直流母线电压计算得到母线电压平均值和母线电容上的最大二次脉动幅值,
S3、基于多次采样的所述输出交流电压、输出交流电流/输出相电流,计算得到交流电压幅值、交流电流幅值;
S4、基于以下公式计算母线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0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