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0660.4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煜伦;周幽心;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灵;常亮 |
地址: | 21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室 腹腔 流管 粘连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该防粘连装置包括一段连接管,以及至少2个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外侧、以连接管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叶片。本发明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中,接在腹腔端开口处,起到防止肠管和脂肪粘连的作用,保护脑室腹腔分流管末端流出通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用于防止腹腔端粘连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积水患者,包括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继发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感染等疾病。目前基本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该分流管需要终生带管。该手术难度不大,但是其并发症较多,如感染,堵管,引流过度或不足等。其中分流管腹腔端堵塞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腹腔肠管或脂肪粘连堵塞腹腔端出口导致。
分流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分流管阻塞、感染和颅内出血。其中大网膜反应性包裹分流管末端导致分流管阻塞是分流失败的常见原因。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二次手术病例中,80%以上为分流管阻塞。
针对分流管腹腔端堵塞这一问题,目前只能依靠医生经验,采用腹腔镜精确定位放置于腹腔内没有大网膜的地方以避免大网膜包裹分流管所致的腹腔端堵塞,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腹腔端堵塞的概率。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腹腔肠管或脂肪粘连堵塞腹腔端出口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腹腔肠管或脂肪粘连堵塞腹腔端出口的装置。
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包括一段连接管,以及至少2个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外侧、以连接管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叶片,所述连接管套设于分流管腹腔端,且距离腹腔端末端1~3cm,所述连接管内径与分流管腹腔端的外径匹配。
优选地,所述叶片具有螺旋桨形状。
优选地,所述叶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叶片长3.5~4.5cm,宽1.5~2.5cm。
优选地,每一片所述叶片上都开设有网格状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材料与脑室腹腔分流管材料一致,不会引起患者的排斥反应,质地柔软,安全可靠,不会引起患者腹部不适;
2、本发明中的叶片采用螺旋桨状,叶片支撑腹腔内肠管以及大网膜,为腹腔端提供一个立体空间,起到保护、防止粘连的作用;
3、本发明中叶片具有网格状通孔,保证腹腔内的脑脊液的流通空间,同时也可阻止肠管粘连到腹腔端口;
4、本发明可有效防止肠管与脂肪粘连,保护脑室腹腔分流管末端流出通畅,避免因分流管腹腔端堵塞影响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防粘连装置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
1、连接管;2、叶片;21、网格状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0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