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敷治疗疖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50661.9 申请日: 2015-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4940849A 公开(公告)日: 2015-09-30
发明(设计)人: 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7/02;A61K35/646;A61K35/644;A61K35/64;A61K35/583;A61K31/0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河***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外敷 治疗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外敷治疗疖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范围多在3cm左右,易肿,易溃,易敛。初起可分为有头、无头二种,一般症状轻而易治,所以俗话说“疖无大小,出脓就好”。但亦有因治疗或护理不当形成“蝼蛄疖”,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的。多发性疖病”,则不易治愈。疖相当于西医的单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疔疮是好发于颜面和手足部的外科疾患。本病以开始有粟米样小脓头,发病迅速,根深坚硬如钉为特征。因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而有“人中疔”、“虎口疔”、“红丝疔”等名称。现代医学的“疖”属本病范畴。疔疮初起切忌挤压、挑刺,患部不宜针刺,红肿发硬时忌手术切开,以免引起感染扩散。疔疮走黄症情凶险,须及时抢救,疔疮如已成脓,应转外科处理。

该病由于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由于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毒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发。

患疖肿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致使脓液潴留;或由于搔抓碰伤,以致脓毒旁窜,在头皮较薄之处发生蔓延,窜空而成蝼蛄疖。

阴虚内热之消渴病患者或脾虚便溏患者,病久后气阴双亏,容易感染邪毒,并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多发性疖病。

热疖是易发于夏秋季节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分为有头疖(毛囊疖)和无头疖(汗腺疖)两种,局部红、肿、热、痛,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病因为毛囊或其周围浅层组织感染葡萄球菌引起。

中医将热疖归人“温毒”范畴,又称暑疖;有头疖又称石疖,无头疖又称软疖。病因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或在日光下曝晒,感受暑毒而成;或由暑湿郁蒸肌肤,汗泄不畅,致生痤痹,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多发于头面部。体质衰弱,皮毛不固患儿,更易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

辨证分型:

(1)、暑毒蕴结型:局部红肿,掀赤,灼热疼痛,伴发热口渴,胸闷泛恶,舌红,苔薄黄或黄腻,两脉洪数,小溲赤热。

(2)、正虚邪恋型:患处肿硬不消,脓水淋漓,皮下溃空如囊状,伴低热,纳呆神疲,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软数。

治疗原则:清暑化湿,泻火解毒;或益气托里消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可以治疗疖肿的中药制剂,并开发生产这种成品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发明人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依据自身对中医药理论的知识和治疗疖肿的临床经验,在古人验方的基础上,重新配伍药材,并经临床实践的验证和调整,再与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相结合,终于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一套先进而又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由此制得的中药成品制剂,药效稳定,对疖肿、毛囊炎、蜂窝组织炎、脓疮、褥疮、冻疮等皮肤疾病均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该中药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加工而成:蒲公英10-40份、黄连9-29份、全蝎3-11份、蛇蜕1-5份、黄柏12-37份、姜黄7-23份、蒲黄7-17份、冰片2-8份、蜂蜜30-50份、芙蓉花10-36份、黄芩10-34份、蜂房5-15份、大黄7-19份、甘草4-11份。

筛选出的具有较佳疗效的两个组方配比分别为(以重量份计):

(1)蒲公英25份、黄连19份、全蝎7份、蛇蜕3份、黄柏25份、姜黄15份、蒲黄12份、冰片5份、蜂蜜40份、芙蓉花23份、黄芩22份、蜂房10份、大黄13份、甘草8份;

(2)蒲公英27份、黄连18份、全蝎8份、蛇蜕2份、黄柏23份、姜黄16份、蒲黄13份、冰片4份、蜂蜜43份、芙蓉花24份、黄芩21份、蜂房9份、大黄15份、甘草9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按组方配比准确称取各味药材;

(2)将蛇蜕、全蝎和蜂房分别粉碎,加30-100倍重量的酿制食醋(醋酸含量5-8%),保持温度30-50℃,浸泡12-48小时,过滤,低温浓缩至,40℃时相对密度为1.28-1.32的浓缩液,备用;

(3)将蒲公英、黄连、黄柏、姜黄、蒲黄、冰片、芙蓉花、黄芩、大黄、甘草分别干燥,粉碎磨细,过80-120目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0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