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一维结构In2TiO5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1114.2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库;朱建领;张亚宁;姚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08 | 分类号: | B01J23/08;C02F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一维 结构 in sub tio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一维结构In2TiO5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废水由于含有生物毒性物质而难以实现传统的生物降解,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的光催化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抗生素降解的应用研究。钛酸盐纳米材料具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磁学、陶瓷、电学和光催化等领域。其中,In2TiO5的晶胞是由[InO6]和[TiO6]的八面体组成,具有三维隧道结构,晶体中的八面体结构有利于电子流的转移,其为宽带隙n型半导体材料。目前关于In2TiO5的合成方法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燃烧法,但制备的粉体颗粒尺寸大、团聚现象严重、比表面积小和回收利用困难的缺点,从而导致In2TiO5活性差,光催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准一维结构In2TiO5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In2TiO5比表面积大,光催化能力强且易回收利用。
本发明纳米带的技术方案是:其比表面积为18~36m2/g,孔径分布为2~12nm,宽度为300~1700nm,厚度为80~150nm。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固体In(NO3)3;
步骤2):向固体In(NO3)3中加入PVP的乙醇溶液,其中In(NO3)3与PVP的乙醇溶液的比为1mmol:(9~11)mL,搅拌直至得到无色透明溶胶;
步骤3):将钛酸丁酯、乙醇和冰醋酸混合,得混合溶液;并向步骤2)得到的无色透明溶胶中加入混合溶液和水,加入的混合溶液和水与步骤2)中的In(NO3)3的比为0.85mL:(0.2~0.4)mL:1mmol,搅拌直至得到橙黄色透明溶胶;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橙黄色透明溶胶进行电纺,得纤维毡;
步骤5):将纤维毡进行干燥;
步骤6):将干燥后的纤维毡在700~1000℃恒温保温1~4h,冷却至室温,得到In2TiO5纳米带。
进一步地,步骤1)中固体In(NO3)3的制备方式:将铟粒溶于90~100℃热稀硝酸,并将多余的硝酸完全挥发,配置成浓度为0.2~1.0mol/L的In(NO3)3水溶液,最后In(NO3)3水溶液于60~80℃进行恒温蒸发干燥,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In(NO3)3。
进一步地,步骤2)中PVP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是将PVPk30固体溶于乙醇配置而成的,且PVP的质量百分数为20~22%。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搅拌是在密闭条件下磁力搅拌1~2h。
进一步地,步骤3)中钛酸丁酯、乙醇和冰醋酸按体积比1:2:2混合。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搅拌是在密闭条件下磁力搅拌6~8h。
进一步地,步骤4)中采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电纺参数为:纺丝针头内径为0.5mm、纺丝速度为3~4mL/h、纺丝针头与水平面成约30~40°的夹角、毛细尖端与接收板的距离为17~18cm和施加电压19~20kV。
进一步地,步骤5)中纤维毡置于40~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8h。
进一步地,步骤6)中干燥后的纤维毡置于马弗炉中,马弗炉以2℃/min升温至700~1000℃对纤维毡进行保温;保温1~4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1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含胺类废气燃烧处理的负载型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防松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