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钢陶瓷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1555.2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西利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C22C2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钨钢 陶瓷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钢陶瓷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钨资源占世界钨资源65%以上,其中江西赣州以“钨都”著称。我国钨工业发展主要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钨加工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由于中国工业起步晚,中国在钨的初加工及冶炼方面属世界先进之列,但在硬质合金类产品技术上,仍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硬质合金生产技术中,主要以碳化钨与钴粉为原料,以掺胶或掺蜡的形式成型。在1200℃以上进行高温烧结。由于碳化钨与钴粉的粒度因素,及碳化钨与钴粉的配比不同,烧结出来的硬质合金性能也相差甚远。因此,硬质合金牌号也不同。
由于该硬质合金产品所涉及的应用多而广,随着新型工业的高速发展,这种被称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而且性能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三合一体。
同时,在制备钨钢陶瓷硬质合金时都要用到湿磨机,而现有技术中的湿磨机基本上至具有一个研磨桶,当浆料量大时,只能由多个湿磨机一起工作,这样成本就会增大,而且当浆料湿磨完成后,需停止湿磨机工作,将浆料取出后重新加料才能在工作,这样花费的时间多,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缺陷的一种钨钢陶瓷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钨钢陶瓷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碳化钨、钨、镍和钴粉酒精介质下混合均匀,按质量比称取2%镍,1%钨,10%钴和余量碳化钨;
第二步:将混合物放入湿磨机中进行球磨,加入无水酒精,球磨的时间为24小时排气一次,湿磨时间为24小时,混合物过400目筛;
第三步:球磨之后,将混合物置于双螺旋混合器中混合成浆料,然后进行干燥,抽出酒精,通过酒精回收器皿进行回收,干燥后的浆料通过振动筛进行过筛;
第四步:将混合物和石蜡成型剂加入混合器中,石蜡成型剂与混合物的比例为62g/kg,干湿调匀3小时后初步成型,即可卸料;
第五步:将初步成型的产品装入模具内并置于挤压机内进行挤压,压力为100-300Mpa,然后再风干72小时;
第六步:将风干后的产品装入真空烧结炉内,烧结温度为1300℃-1600℃,保温60分钟,冷却后可得钨钢陶瓷硬质合金。
采用了上述方案,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廉,制备的硬质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的特点。
湿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至少两个研磨桶,研磨桶与底座之间通过旋转装置连接,底座上设有与旋转装置连接的驱动电机,研磨桶上方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端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上连接有搅拌装置,提升装置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驱动机构,该搅拌装置与研磨桶相对应并可以延伸至研磨桶内。
采用了上述方案,当一个研磨桶在工作时,另一个可用先装入浆料,待前一个研磨桶中浆料湿磨完成后,由提升装置将搅拌装置上移,使其离开研磨桶,然后再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装置转动,即将两个研磨桶互换位置,这样可以在一个研磨桶内取出完成的浆料的同时,另一个研磨桶开始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开始湿磨,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旋转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研磨桶的旋转台,旋转台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端连接与旋转台的中部,下端穿过底座并与驱动电机相连,优点是第一转动杆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旋转,这样就能实现两个或多个研磨桶的切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提升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下端连接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下方设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优点是动力装置为油缸,在油缸的作用下,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可以同时上下移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放置驱动机构,便于其拆装,还能增强使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西利合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西利合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1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