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2814.3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丁峰峰;黄华;张子敬;李钊;恽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 晶闸管 组件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换流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直流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换流阀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换流阀组件包括晶闸管组件、阳极电抗器等,晶闸管组件内还包括晶闸管、散热器、阻尼电阻、阻尼电容以及与其配套的冷却系统,换流阀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在运行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故障,故障发生后需及时进行检修以尽快恢复换流阀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换流阀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各环节考虑设备检修的便利性。
目前晶闸管组件内阻尼电阻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阻尼电阻为水电阻,阻尼电阻与冷却水直接接触,独立散热,与晶闸管散热器及其冷却水管互不干涉,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时,阻尼电阻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但若阻尼电阻异常需要检修时,需要将换流阀内的冷却水全部排出后才能开始检修工作,检修难度大、耗时长;第二种:阻尼电阻为棒电阻,多个棒电阻布置于晶闸管散热器内预先设置的通孔中,阻尼电阻通过晶闸管散热器间接散热,减少了晶闸管组件内的接头,但部分棒电阻与晶闸管散热器的冷却水管存在干涉的现象,检修与冷却水管有干涉现象的棒电阻时仍需将换流阀内的冷却水全部排出后才能拆卸冷却水管,检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间隔排列,相邻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用于设置晶闸管;所述第一散热器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上预留区、第一上水口、用于设置阻尼电阻的第一散热器壳体内通孔、第一下水口和第一下预留区;所述第二散热器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上水口、第二上预留区、用于设置阻尼电阻的第二散热器壳体内通孔、第二下预留区和第二下水口;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上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穿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器之间的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上预留区;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下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穿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器之间的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下预留区;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上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穿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器之间的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上预留区;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下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穿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器之间的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下预留区;处于末端的一个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上水口和一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上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或者处于末端的一个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下水口和一个第二散热器的第二下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阻尼电阻布置于晶闸管散热器内,减少冷却系统接头,降低泄漏风险,提高换流阀运行可靠性。
2)布置于晶闸管散热器内的阻尼电阻与散热器水管互不干涉,检修阻尼电阻时不需拆卸水管,降低了晶闸管组件的检修难度、减少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换流阀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流阀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的第一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换流阀换流阀晶闸管组件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2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以太网供电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