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带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5032.5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春;邹大松;陈昭华;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带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带成本低廉,功能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近些年有关海带的加工产品主要以副食类与饮料制品类为主,副食类如海带保健蛋糕、海带保健酱油、海带豆腐、海带花生酱、海带挂面、海带脯、纸型海带食品、海带酥糖等;饮料制品如海带茶、海带豆奶、海带复合饮料、海带酒等。海带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娄永江等将海带在1%酵母25-30℃脱腥2h后干燥,把粉碎后的海带、茶叶与风味剂三者按比例混合袋包(均为重量比)充分掺和而制成保健茶。该文献对海带茶成品的评价指标为茶香味浓淡、有无海腥味、口感的好坏。酵母脱腥效果、风味剂的含量及海带与茶叶的重量比是决定成品的最终品质的主要因素。海带去腥采用的酵母脱腥,酵母发酵脱腥后的海带茶略带有甜味,口味纯正,但会使海带碘含量与可溶性固型物下降,导致制品营养价值降低,而且酵母发酵去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潘延发等将海带切成0.5mm以下的小薄片经水浸泡、冷冻干燥制成海带薄片;再将海带切碎后经水与酒精的浸提液调制,加入调味料等经喷雾干燥制成海带粉末,把海带薄片与海带粉末分别包装,饮用时根据个人嗜好适当调配。该文献中对海带茶成品的评价指标为外形的形态与色泽、内质的汤色与滋味。调味剂的配置、酒精的浸提效果及海带薄片与海带粉末的比例是决定成品的最终品质的主要因素。没对海带进行去腥处理,加入调味剂后成品会有特有的香味和鲜味。
福建省海带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其消费市场虽然广阔,但这种潜在的需求远远没有变成现实的消费,且海带的加工利用粗放。海带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典质、钙质。乌龙茶则有瘦身保健功能,福建还是乌龙茶的主产区。若将两者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制作成海带茶,则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口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市场潜力巨大。现已有的海带茶工艺中,海带单纯的发酵效果差,要加入调味剂来提高制品的口感与风味,利用时需调配,增加了饮用的复杂性。海带脱腥多采用发酵去腥,但工艺复杂,会影响海带特有的香味与鲜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海带茶及其制备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带茶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发酵脱腥,采用柠檬酸对海带脱腥,使得脱腥工艺更加简单,在实现节约资源目的的同时,提高海带茶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带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的组分:海带1-2份和乌龙茶1-2份。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海带及所述乌龙茶的重量份数为各1份。
一种海带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海带去腥: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海带,加入柠檬酸溶液去腥,使得所述海带浸没至所述柠檬酸溶液中,所述柠檬酸溶液浓度为7.5-20g.L-1,脱酸温度为40-60℃,脱酸时间为1.5-2.5h;
步骤二、烘干粉碎:将去腥后的所述海带用流水清洗,至所述海带表面残留的柠檬酸洗净为止,放入烘箱中烘10~15min;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乌龙茶,将烘干后的的所述海带与所述乌龙茶混合后,在高速粉碎机中粉碎;
步骤三、发酵:在恒温箱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2-35℃,发酵时间为2-5h,制得所述海带茶。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柠檬酸溶液浓度为7.5g.L-1,脱酸温度为50℃,脱酸时间为2.5h。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海带及所述乌龙茶的重量份数为各1份,发酵温度为22℃,发酵时间为2.5h。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在所述步骤一前还包括浸泡洗净步骤,即将冻藏的海带加水浸泡,使其吸水软化解冻,然后去杂沥水,将海带用清水洗净,反复在流动水下淋泡使海带恢复新鲜状态,再将其切成5-6cm的小长条。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柠檬酸脱腥,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脱腥,使得脱腥工艺更加简单且脱腥效果好,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2.本发明利用了乌龙茶中的微生物资源,对海带进一步发酵,并将乌龙茶与海带各自的香鲜等品质加以了融合。
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海带茶采用一体混合的形式,且产品外形、汤色、香气及滋味等感官评价高,品质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5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坛茶醋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茵陈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