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55322.X 申请日: 2015-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5626015B 公开(公告)日: 2018-07-27
发明(设计)人: 汪卫东;刘涛;徐鹏;王静;宋欣;段传慧;胡婧;孙刚正;冯云;巴燕;曹嫣镔;宋永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E21B43/22 分类号: E21B43/22;C09K8/582
代理公司: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孙国栋
地址: 100027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微生物 吞吐 效果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油井的选择;(2)功能微生物氧气需求量的确定;(3)功能微生物和激活剂及氧气的现场注入;(4)后续空气的现场注入;(5)试验油井关井;(6)试验油井开井生产。本发明利用注入的氧气不仅激活油井近井地带的好氧微生物,而且激活功能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同时通过后续空气的方式扩大功能微生物的波及范围,进一步提高现场试验的效果。本发明具有适用的范围广,该发明不仅适用于稠油井,还适用于含蜡油井;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和有效期长;现场实施工艺简单,现场试验效果显著,安全环保。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单井吞吐的现场试验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单井吞吐开采技术是指向油井中注入功能微生物和激活剂,利用微生物在油藏条件下,油水界面处的大量繁殖,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和生物气,从而增加原油流动性,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油膜从岩石表面剥离,疏通渗流通道,驱替残余油提高单井产量的技术。但由于油藏的封闭环境,导致以好氧及兼性厌氧的功能微生物有效作用时间和作用范围有限,传统的单井吞吐处理方法是在油井注入微生物和激活剂以后,后续注水扩大微生物和激活剂的波及范围,这势必对微生物和激活剂造成稀释,降低了代谢产物的浓度,影响了现场试验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既能够满足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同时还能够扩大微生物和激活剂的波及范围,延长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期,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的处理效果。

专利检索,专利号为“CN101131080A”,专利名称为“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方法”,介绍了一种利用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种,经过地面发酵培养,并根据地面流程现状,利用水泥车集中注入的单井吞吐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不足在于:(1)发酵菌种在注入油藏以后,由于菌种生长代谢受到油藏温度、氧气、矿化度等油藏条件的限制,因此,势必影响微生物的有效作用;(2)发酵菌种在注入以后尽管用后续的顶替液进行了推进扩散,但是与实际油藏相比作用范围仍然有限,这影响微生物的作用范围,不利于微生物的大范围作用;(3)所用的顶替液一般为清水或油田注入水,这对发酵菌液是不断稀释的作用过程,从而影响微生物的有效代谢;(4)上述方法仅就微生物单井的处理给出了比较笼统的操作方法,没有针对油藏特点提供一种更加有效可行的提高油井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方法,利用注入的氧气不仅激活油井近井地带的好氧微生物,而且激活注入的功能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同时通过后续空气的方式扩大功能微生物和激活剂的波及范围,进一步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现场试验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处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油井的选择

试验油井的选择标准为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地面原油粘度小于3000mPa·s、油藏温度小于80℃、地层水矿化度低于50000mg/L、地层压力小于20MPa;

(2)功能微生物氧气需求量的确定

功能微生物氧气需求量的确定,其具体方法为:①配制5份激活剂溶液,每份激活剂溶液体积为500mL、质量浓度为2%~5%;②往激活剂溶液中接种功能微生物,每份的接种量均为激活剂溶液体积的0.1%~0.5%;③对接种功能微生物后的激活剂溶液配注不同体积的氧气,氧气配注量分别为500mL、2500mL、5000mL、10000mL和15000mL;④静态培养7d~15d后,测定功能微生物的菌浓;⑤评价不同配气条件下功能微生物的激活效果,选择功能微生物激活后菌浓升高4个数量级以上的氧气配注量;

(3)功能微生物和激活剂及氧气的现场注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5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