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小麦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5551.1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公纯;徐如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绿源高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6;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小麦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食物链中的硒主要来源于土壤。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依据局部贫硒土壤线索实施和开展针对性的富硒工作,优化食物链中的硒含量水平是农业生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一些癌症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市)也属低硒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为50-200微克。但现在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微克,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通过日常饮食提高硒摄入量,对于提高缺硒地区、缺硒居民群体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日常饮食中的硒总体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前者包括硒酸盐、亚硒酸盐等,无机硒对于人和动物来说吸收效果差,毒性风险大,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硒中毒;后者主要包括硒代氨基酸、硒代蛋白、硒多糖等形态,对人和动物来说吸收效果好,毒性小,更适合补硒的要求。提高人们日常饮食中硒含量,特别是有机硒含量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并付诸实际生产的热点领域。
如中国专利(CN102283002A)公开了一种富硒小麦的栽培技术,通过利用亚硒酸钠对小麦进行浸种、麦苗喷施,可以使小麦中的有机硒的含量提高5-10倍;该种方法主要通过利用亚硒酸钠含有硒元素,然后使其与小麦接触,让小麦进行吸收,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然而该种方式生产出的小麦硒含量仍然不高,且人体吸收率少。
再如中国专利(CN101347074A)公开了一种富硒小麦的培育方法,通过制备富硒发酵肥料,在小麦种植前施入土壤中;再加水后配制为浓度为0.05~0.2%的叶面肥,在小麦的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进行喷洒,待小麦成熟、割麦后为富含硒的小麦成品。其解决了以往富硒产品中硒含量不够理想的问题,提高了小麦中硒的含量。该种方式能够提高小麦的硒含量,但其成本高,制备复杂,不易于实际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富硒黑小麦的绿色有机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富硒小麦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一、精细整地:犁地深度20cm至25cm,耙实,平整较大的土块,旋耕土地深度16cm至18cm;
二、科学施肥:亩施有机农家肥500-800公斤,确保土壤里有丰富的有机质;再三元复合肥50公斤,尿素12公斤,施足基肥,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所需营养;同时每亩喷土壤杀菌剂10公斤;
上述有机农家肥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农家肥200份、富硒酵母5份、窖泥5份、青苔5份、沼渣5份、腐叶土10份、亚硒酸钠5份、桑叶灰5份、辣椒叶灰5份、秸秆粉5份、尿素5份、活性腐植酸5份、紫薯秧5份、草炭土10份、山药皮3份、鸡蛋壳2份、松子2份、稻草灰2份、酒糟粉5份;制备时将所有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烘炒时间根据不同组分的湿度控制在5-20,烘炒至完全干透,使用90目筛网进行粉碎即可;
上述土壤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称取山泉水500份、高粱根5份、烟草5份、楝树果5份、姜黄素2份、菊花5份、苦参碱2份、松花粉2份、黄连2份、硫磺0.5份、槟榔3份、柠檬酸5份;将高粱根、烟草、楝树果、姜黄素、菊花、苦参碱、松花粉、黄连、硫磺及槟榔利用球磨机连续球磨4小时,过250目筛,同柠檬酸一起加入到山泉水中,混匀,制得土壤杀菌剂;
三、拌种:把筛选好的小麦良种,每百斤麦种用1公斤浸种剂浸种,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发生;
上述浸种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配制而成:磁化水100份、茶皂素2份、紫甘薯花青素1.5份、复硝酚钠1.5份、姜黄素2份、菊花粉2份、磷酸二氢钾4份、多菌灵4份、海藻微粉2份、2%阿微茵素5份、亚硒酸钠5份、螯合铁2份、黄连提取物0.5份、中性蛋白酶0.5份、玉米淀粉2份、黄腐酸1.5份、赤霉素2份、玫瑰精油0.5份、山梨酸钾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绿源高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绿源高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5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