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CD-17菌株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6183.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辉;陈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芽孢 杆菌 cd 17 菌株 用途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及用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D-17菌株、用途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侵杂引发的病害,如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在农业和园艺作物生产中造成重大损失。在生产中许多土传病害暴发能使作物绝收,常发情况下减少1-5层的产量。为控制或减少该类病害的发生,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农药灌、化学熏蒸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夏季高温闷棚和利用一些微生物菌剂在作物移栽后灌根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处理不好会造成烧苗和大量的化学农药残留。
随着化学农药的积年应用,植物病原菌对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当前几乎所的植物病原菌对常用的化学农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耐)药性。为了有效防治植物病害,农户往往采用的措施是加大农药的施用浓度、提高农药的使用频次来取得暂时的有效性。但这些措施的经年使用,使得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药性菌群在短期内程暴发流趋势。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高。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有着相应的优势,尤其在高附加值园艺作物生产上,生物农药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在系统生物防治措施的作用下,生物农药能为植物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如生防菌在作物种子或根围形成有益微生物群落,在植物表面定殖形成生物膜,同时产生多种类型抑菌化合物,抑制病原菌的繁殖等。此外,生防菌在与病原菌的生存竞争中能有效的利用自生的高繁殖能力,迅速占用了大量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区域物质的能量,造就了对植物病原菌不利的生存环境,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达到控制有害植物病原菌对农作物的侵染。这种作用方式多样的结果使得植物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而生防菌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在高效农业中得到在规模应用成为可能。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药分级上,把活体微生物防治列为无危害级(OMRI),即能应用于有机农业农作物生产中的植物病害防治措施。
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适期。由于作物移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其根系造成损伤,根系损伤形成的微伤口是土传病害侵染的主要途径,植物病原菌在根部有微伤口可迅速侵染,一旦侵染后则再多的防控措施也难以补救。因此,即时修复微伤口并在伤口周围形成有益微生物菌群来抑制病原菌的初侵染,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措施。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浸根剂,利用该剂可即时修复伤根的同时在伤根周围形成生物膜,有效抑制病原菌的初侵染。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修复剂能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能有效修复植物伤根和防病的微生物制剂的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提及和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株新分离自草鱼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D-17菌株。本发明还提供用该解淀粉芽孢杆菌CD-17菌株加工植物伤根修复和防病的微生物制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拉丁文学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D-17菌株,已于2013年7月26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7968。本发明的菌种具有如下特征:
(1)CD-17菌株的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见表1):
表1. CD-17菌株细胞形态及理化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6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