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7574.6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伍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施美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薯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陶瓷 发热 智能 温控 电子 烟雾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香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和近似的味道,甚至电子烟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电子烟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和感觉。此外,电子烟没有香烟中的焦油和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因此电子烟成为取代香烟的最佳选择。
现有的电子烟雾化发热组件都是基于纤维棉缠绕发热丝构成,纤维棉容易产生碎屑,且不耐高温、易焦糊影响电子烟口感;且,现有的电子烟发热丝电阻值都为固定的,如果使用者需要更大发热量(产生更大烟雾量),只能替换不同电阻值的发热组件,不但使用不便,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能方便调节产生的发热量及烟雾量,避免发热组件过热而产生焦糊,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管、内置于所述储液管中的发热组件及封盖于所述储液管底部的电源接口,所述储液管顶部连接有吸嘴,所述吸嘴通过一金属气道连通于发热组件,所述电源接口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发热组件包括陶瓷雾化芯、金属发热膜、电极及温控芯片,所述金属发热膜印刷于陶瓷雾化芯的表面,所述金属发热膜还通过电极电连接于电源接口,所述温控芯片通过改变自身的电阻值来控制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
进一步,在上述的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设于陶瓷雾化芯上的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连接于温控芯片,所述测温探头用于监测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并将该发热温度发送给温控芯片;当所述金属发热膜的表面发热温度达到临界温度时,所述温控芯片改变自身的电阻值来降低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
进一步,在上述的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中,当所述温控芯片的电阻值变大则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升高,所述温控芯片的电阻值变小则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降低。
进一步,在上述的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中,所述陶瓷雾化芯采用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材质,且由包括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碳化硅的材料经过高温煅烧而成。
进一步,在上述的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中,所述金属发热膜为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物质。
进一步,在上述的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中,所述金属发热膜的厚度为0.5um~50um。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本发明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通过温控芯片来控制金属发热膜的发热温度,从而方便调节产生的发热量及烟雾量,不但可避免发热组件过热而产生焦糊,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陶瓷雾化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基于陶瓷发热的智能温控型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管1、内置于所述储液管1中的发热组件2及封盖于所述储液管1底部的电源接口3,所述储液管1顶部连接有吸嘴4,所述吸嘴4通过一金属气道5连通于发热组件2,所述电源接口3上设有进气孔6,所述发热组件2包括陶瓷雾化芯21、金属发热膜22、电极23及温控芯片24,所述金属发热膜22印刷于陶瓷雾化芯21的表面,所述金属发热膜22还通过电极23电连接于电源接口3,所述温控芯片24通过改变自身的电阻值来控制金属发热膜22的发热温度。
其中,所述陶瓷雾化芯21采用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材质,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经过高温煅烧而成,耐高温且稳定性好,吸水率为50 %-70%,孔径大小:50~100μm,孔隙率为78.0%-87.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施美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施美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雪兰毛绒复合面料
- 下一篇:吸入器及其电池组件和雾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