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小口径管材的挤出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9137.8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代叙;李白千;彭晓翊;秦小梅;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2 | 分类号: | B29C48/32;B29C48/86;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吕爱萍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取向 塑料 小口径 管材 挤出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小口径管材的挤出成型模具,包括管胚成型区、保温区和双向扩胀区;管胚成型区、保温区和双向扩胀区顺序连接。管胚成型区包括模体、分流锥、芯模支架、机头体、口模、同轴调节螺钉、芯棒、加热器;热电偶和连接螺钉,所述芯棒和芯模支架内的通道设有耐高温绝热软管及接头。本发明对塑料小口径管材(芯棒直径小于20mm)进行轴向、径向拉伸,提高塑料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强度和韧性,提高了管材的同轴度和管壁厚度的均匀性,且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挤出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小口径管材的挤出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热塑性塑料管材挤出时在管的轴向、径向两个方向进行的拉伸为双轴拉伸。经实践证明:双轴拉伸后的管材表现了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强度和韧性,且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消耗,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目前,人们大多采用模拉法的在线双轴取向挤出成型模具,该发明的模具能生产比较良好的强度和韧度的管材,但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生产比较小规格的管材时,由于芯棒直径小、长度长,而且有一个较大的头部,因而芯棒容易变形,使管材的同轴度差和管壁厚度不均匀性严重,且不易调整,直径更小时此方法根本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小口径管材的挤出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小口径管材的同轴度差和管壁厚度不均匀性严重或根本无法实施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对塑料小口径管材(芯棒直径小于20mm)进行轴向、径向拉伸,提高塑料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强度和韧性,提高了管材的同轴度和管壁厚度的均匀性,且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双轴取向塑料小口径管材的挤出成型模具,包括管胚成型区、保温区和双向扩胀区;管胚成型区、保温区和双向扩胀区顺序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的管胚成型区包括模体、分流锥、芯模支架、机头体、口模、同轴调节螺钉、芯棒、加热器;热电偶和连接螺钉,所述芯棒和芯模支架内的通道设有耐高温绝热软管及接头。
所述保温区包括保温段芯棒、保温段口模,所述保温区的芯棒长度为管胚壁厚的25‐120倍,所述保温段口模内有通液体或气体的通道;所述保温段口模中有具有通有一定温度的液体或气体的通道;所述保温段口模与口模有相互配合的锥台和锥槽定位,并通过连接螺钉固定,所述保温段口模与口模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垫片以隔热,所述保温段口模与口模之间还设有第二隔热垫片以隔热,并直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为了保证其同轴度,所述保温段口模与口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后再进行整体精加工。
所述双向扩胀区包括拉伸扩胀模腔、弹性孔板、热电偶、加热器、真空接口,所述拉伸扩胀模腔是两端有平直段而中间为一锥度的中空管道,为了保证管材扩胀顺畅,所述平直段与中空管道之间用圆角过渡,所述拉伸扩胀模腔内分段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真空通道,便于对管胚进行分段吸附和生产控制。
所述弹性孔板为中心有圆孔的橡胶或弹性塑料,用于在抽真空时对空气的阻隔;所述拉伸扩胀模腔与保温段口模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拉伸扩胀模腔具有可更换结构,以生产各种不同规格的管材。
所述双向扩胀区的拉伸扩胀模腔的锥角为10‐70°,过渡圆角为R10‐100mm,所述双向扩胀区的轴向拉伸比≥1:1.05,所述双向扩胀区的径向拉伸比≥1:1.1,且双向扩胀区的径向拉伸比大于轴向拉伸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9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