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9528.X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胡彬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伪基站”即假基站,其设备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拨打电话或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识别伪基站,方案一:要求基站以指定格式向手机发送数据,然后通过验证基站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伪基站的识别;方案二:将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先存储起来,通过比对地理位置来判断基站的合法性。
上述两种方案存在以下不足:方案一中需要对基站进行身份认证以及对基站所发送数据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验证,而这种基站的身份认证机制和数据信息的验证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实现起来比较麻烦,降低了伪基站识别的效率;方案二中伪基站很容易伪装一个合法的地理位置来实施欺骗,降低了伪基站识别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伪基站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包括:
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定时检测所述基站的预设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伪基站的识别装置,包括:
预设信息检测单元,用于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定时检测所述基站的预设信息;
伪基站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在手机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定时检测所述基站的预设信息,根据所述预设信息来判断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无需判断基站所发送的数据信息是否满足指定格式,也无需对基站地理位置的合法性进行验证,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伪基站识别技术,提高了伪基站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伪基站的识别装置来执行。所述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作为手机的一部分被内置在手机内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伪基站的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与基站建立连接后,定时检测所述基站的预设信息。
其中,所述定时检测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检测需要进行设定。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基站的地理位置信息、信号强度、来电信息和短息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步骤102,根据所述预设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包括: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基站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确定所述基站是伪基站,否则,确定所述基站不是伪基站。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因为一般正常的基站在与手机建立连接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其地理位置是不会变化的,通过判断基站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变化,可以快速便捷的检测出所述基站是否是伪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