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9823.5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柱;王枫辰;朱永奇;张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1/00 | 分类号: | B62D11/00;B62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机械 驱动 履带 底盘 离散 跟随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底盘的转向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底盘的转向是通过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来实现的,控制差速的准确性是整机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进行转向行驶的保证。根据履带底盘不同的驱动形式,实现两侧驱动轮差速及控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静液压-机械驱动是一种将静液压技术与机械式驱动桥相结合的履带动力底盘驱动方式,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其在履带式农业机械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该种方式通过静液压驱动实现整机一定范围内无级变速,并通过机械式驱动桥完成动力到驱动轮的最后传递。该驱动桥中大多装有一对离合制动器,以独立控制两侧输出轴的离合制动,离合器是牙嵌式的,只有通断两种模式,而无法实现驱动轮无极差速。在转向控制过程中,是通过控制转向轨迹内侧的拨叉克服弹簧力转动而完成的。因此,采用此种驱动方式的履带底盘在每次操纵杆作用时仅有一种转向半径。在改变转向半径时,只能凭借作业人员经验采用手动“点刹”的方式,可操纵性及安全性较低。另外,随着农用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此类履带底盘的遥控作业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向控制也成为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的转向可操作性能及安全性能的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它包括预处理阶段、离散化阶段和转向跟随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输入初始直线行驶车速和方向盘转角;
b.根据输入的初始直线行驶车速、方向盘转角、道路阻力参数以及履带底盘结构参数,计算基于打滑条件下的转向角速度、内侧履带绕卷速度和理论转向周期;
c.根据机械驱动桥响应回复时间确定离散时间段,根据离散时间段将理论转向周期离散化,得到离散区间数,进而确定每一离散时间段内履带底盘理论行驶方向转角和行驶距离及在驱动桥拨叉作用与否的两种状态下的履带底盘的实际行驶轨迹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方向转角;
d.在每一离散时间段开始前,计算当前履带底盘行驶方向和位置与当前理论履带底盘行驶方向和位置之间的误差;
e.根据判断规则,确定驱动桥拨叉作用状态;
在每一离散区间内,所述判断规则如下:
若底盘位置大于实际轨迹位置偏离区间的上限,且行驶方向小于实际轨迹方向角度偏离区间下限,或者底盘位置位于实际轨迹位置偏离区间上、下限内,或者底盘位置小于实际轨迹位置偏离区间的下限,且行驶方向不大于实际轨迹方向角度偏离区间上限,均无拨叉作用;若底盘位置大于实际轨迹位置偏离区间的上限,且行驶方向不小于实际轨迹方向角度偏离区间下限,或者底盘位置小于实际轨迹位置偏离区间的下限,且行驶方向大于实际轨迹方向角度偏离区间上限,则内侧拨叉作用;
f.更新当前实际及理论履带底盘行驶方向和位置;
g.判断输入的初始直线行驶车速和和方向盘转角是否变化,如是,则本轮控制结束,如否,则跳转至步骤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有利于实现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的转向盘式转向电控系统,可改善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的转向操纵性能及安全性能,转向轨迹更接近驾驶人员意图,降低驾驶人员操作劳动强度,且成本较低,对驱动桥的磨损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离散跟随转向轨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单离散区间内驱动桥转向内侧拨叉作用的底盘行驶轨迹,简化为行驶方向向内侧偏转一个角度的直线行驶段;
2 单离散区间内无驱动桥拨叉作用的底盘行驶轨迹,直线行驶段
3 理论转向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1为本发明的离散跟随转向轨迹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离散跟随转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9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