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0357.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9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宗;都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铜钢铸坯 表面 氧化 铁皮 生成 厚度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产厚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船舶、航天等众多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基础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钢铁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钢铁企业而言,由于钢水在连铸工艺阶段,受到氧气或水蒸汽的综合氧化作用,会在铸坯表面生成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在二冷段区域铸坯表面和内部的传热过程,对铸坯质量产生影响,更降低了金属收得率,造成钢铁企业的经济损失。
中国专利CN200820190291.5公开的钢坯表面氧化铁皮去除装置,防止氧化铁皮在铸坯表面过分堆积,以及中国专利CN201110293201.1公开的一种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都是针对钢铁生产后续工艺即轧制阶段而言的处理方法。而目前,对于从连铸阶段入手,控制氧化铁皮生成的研究很少。
因此,通过计算在连铸过程中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研究钢种在连铸过程氧化铁皮生成机理,降低其生成量对行业节能减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连铸过程不同气氛氧势条件、不同拉速、不同比水量,以及不同铸坯出二冷段时温度等工艺参数,确定铸坯生成氧化铁皮厚度,为指导现场实践,减少氧化铁皮生成量提供依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铜钢在连铸过程中,由于被置于氧化性气氛中,同时由于空气中氧气及水蒸汽的复合氧化作用,会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铁皮。通过确定影响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因素,计算氧化铁皮的生成厚度。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确定连铸过程中气氛氧势条件:将空气中氧气与水蒸汽的氧化作用折算成氧分压的形式,根据水的蒸发量,确定不同条件下氧分压,如表1所示:
表1
(2):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高铜钢氧化铁皮生成活化能(Ea=251kJ/mol);
(3):根据现场实际操作,确定连铸二冷段拉速(V)、二冷水量(W),以及铸坯出二冷段时温度(T);
(4):根据计算方法,计算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
d为氧化铁皮厚度,μm;为气氛氧势条件,atm;V为拉速,m/min;W为总比水量,L/min;T为铸坯出二冷段时温度,K。
其中,n1和A的大小与水蒸发量的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方法,可适用于高铜钢的连铸工艺生产,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对指导现场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计算采用100%液态水且蒸发量为25%的冷却工艺的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厚度,计算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连铸过程中气氛氧势条件。
对于100%液态水且蒸发量为25%的冷却工艺,
(2):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高铜钢氧化铁皮生成活化能(Ea=251kJ/mol)。
(3):根据现场实际操作,确定连铸二冷段拉速V=1.0m/min,二冷水量W=130.63L/min,以及铸坯出二冷段时温度T=1223K。
(4):根据计算方法,计算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此时n1=0.819,A=3.416×108;
实施例2
计算采用100%液态水且蒸发量为30%的冷却工艺的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厚度,计算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连铸过程中气氛氧势条件;
对于100%液态水且蒸发量为30%的冷却工艺,
(2):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高铜钢氧化铁皮生成活化能(Ea=251kJ/mol);
(3):根据现场实际操作,确定连铸二冷段拉速V=1.1m/min,二冷水量W=138.69L/min,以及铸坯出二冷段时温度T=1203K;
(4):根据计算方法,计算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此时n1=1.147,A=5.900×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0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