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直升机可伸缩尾管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0461.1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文;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2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直升机 伸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直升机可伸缩尾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结构中,带有尾桨的无人直升机,其尾桨通常通过尾管与机身连接,尾管较长且为固定结构。一般的单旋翼无人直升机为单动力结构,其主旋翼和尾桨的动力均由发动机提供,其中尾桨的动力传动装置需设置在尾管内。这种单动力直升机一旦发动机发生故障,则主旋翼与尾桨均不能工作,为无人直升机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0392193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动力无人直升机,其尾桨动力由另设的电机提供,因此,尾管中无需设置机械传动机构为尾桨提供动力。但无论哪种结构,无人直升机的体积都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无人直升机本身的特殊性,生产厂家一般会将组装完成的整机直接装箱运输,在这个过程中,无人直升机不能拆卸,需占用较大的包装空间;同时,因包装后体积较大,对运输的空间要求也更高,造成运输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双动力无人直升机体积较大不利于包装和运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管可伸缩的无人直升机。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管可伸缩的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发动机、主旋翼、电机、尾管、尾桨,所述发动机位于机身上为主旋翼提供动力,所述电机位于尾管上为尾桨提供动力,所述尾管的前端与机身连接,后端与尾桨连接,所述尾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滑动配合。
采用外管和内管滑动伸缩配合的方式,可以使得无人直升机在包装与运输的时候尾管部分缩短,减小无人直升机体积,有效减少包装成本与节省运输空间,提高运输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与机身相连,所述内管与尾桨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和卡环,所述圆环上设有限位卡槽,一端与卡环同轴连接,另一端内接于外管,所述卡环带有锁紧机构,所述内管的一端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卡槽配合使用,所述圆环和卡环的内径均大于内管外径;通过所述连接件增加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强度与稳定度。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与卡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连接件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与外管设有匹配使用的固定孔,螺栓与螺帽通过固定孔固定所述圆环与外管。通过固定孔与螺栓螺帽的使用,增加圆环与外管的固定强度与稳定度。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碳纤维管;利用碳纤维管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在保证尾管稳定度的同时,减轻无人直升机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无人直升机尾管。
一种无人直升机可伸缩尾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与内管滑动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得尾管的长度可调,便于包装和运输。
作为改进,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和卡环,所述圆环上设有限位卡槽,一端与卡环同轴连接,另一端内接于外管,所述卡环带有锁紧机构,所述内管的一端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卡槽配合使用,所述圆环和卡环的内径均大于内管外径;采用本方案,可使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强度与稳定度增强。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与卡环为一体成型结构,可增加连接件的强度与稳定度。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与外管设有匹配使用的固定孔,螺栓与螺帽通过固定孔固定所述圆环与外管;通过固定孔与螺栓螺帽的配合使用,使圆环内接于外管,增强圆环与外管的连接强度与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动力无人直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尾管伸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尾管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件示意图;
图5是连接件示意图;
图6是尾管安装示意图;
图7是尾管安装完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身,2、尾桨,3、尾管,3.1、外管,3.2、内管,4、连接件,4.1、圆环,4.2、卡环,5、限位销,6、限位卡槽,7、固定孔,8、锁紧机构,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于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双动力无人直升机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尾管为一体成型,不能伸缩和折叠,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包装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0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舷梯门扶手折叠连杆机构
- 下一篇:车辆数字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