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行人闯红灯拦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1158.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玉倩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13/04;E01F9/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行人 闯红灯 拦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指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行人闯红灯拦截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镇化已列为国家近三十年的宏伟发展目标。随着城镇化的兴起,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马路也随之增加,城镇人口也迅猛发展,但是人口素质却参差不齐。在由交通信号灯的路段过马路时,由于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路口的交通设施也不够完善,天天都会出现行人闯马路红灯的现象,不按信号灯指示行走、随意横穿马路的人数数以亿计,既影响车辆速度,又威胁行人生命安全。加之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由闯红灯引发的安全问题已经非常突出,闯红灯易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闯红灯已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大事。
为此,各城市在每个交通信号灯下的斑马线两端聘用交通协管人员来维持秩序,或者由小学生按照信号灯指示在路口拉红绳来阻止闯红灯现象。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仍未能解决闯红灯的问题。当前全国开始严加管理防止行人闯红灯以确保行人安全,但是效果甚微,甚至出现打架、吵嘴等不和谐的违规交规现象,从南到北几乎天天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既安全又可靠还可行的技术方面的设备来解决这一难题,
目前,现有的交通指示装置主要为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灯包括红灯、绿灯和黄灯,当红灯亮起的时候,汽车和行人即需要停止,不能再继续前行,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护设备,有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依然会闯红灯,继续前行,故此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即使事后再对行人进行教育处罚,也是于事无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不会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不会对行人眼睛造成伤害,能够有效防止行人闯红灯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行人闯红灯拦截装置,主要包括红外线感应器、报警器、遮挡杆、挡板以及计时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报警器安装在马路一侧信号灯杆上,红外线感应器通过CPU处理器、电路系统与报警器连接,电路系统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比较电路,红外线感应器正前方依次设置遮挡杆、挡板,挡板下方设有一弹簧设备,马路另一侧信号灯处设有空杆,计时感应器安装在空杆上。
作为优选,遮挡杆微弯曲,遮挡杆采用软质材料。
作为优选,计时感应器能够在挡板前面投射光谱墙,光源采用绿色光源。
作为优选,挡板的高度为50cm-80cm,挡板处于下落状态时其底部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0cm-60cm,挡板处于升起状态时其底部距离地面的距离为170cm-200cm。
作为优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红灯亮起,所述计时感应器将信号传播到所述红外线感应器;
(2)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接收到信号后发出红外线,红外线与马路垂直;
(3)行人经过切断红外线,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同时所述遮挡杆弹起;
(4)行人继续前行,所述遮挡杆阻挡行人执意前行,所述遮挡杆被推开,所述挡板从地面竖起;
(5)行人继续前行,所述挡板落下,所述计时感应器在所述挡板前面投射绿色光谱墙,阻止行人前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当行人闯红灯时,遮挡杆的弹起不会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若行人继续前行,挡板从地面竖起阻挡行人继续前行,若行人执意继续前行,计时感应器在挡板前面投射绿色光谱墙,行人将无法看到前方的路,只能看到一片绿色,绿色光谱不会对行人眼睛造成伤害,能够有效防止行人闯红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红外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玉倩,未经武玉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1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车库门前停车的装置
- 下一篇:智能指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