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1963.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圣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菇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含量为30~50%的碎木屑进行高温消毒,其后使用稀醋酸溶液调节其pH值为4~6,于30~40℃下加入漆酶反应5~8h,得到次级碎木屑,该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将质量含量为5%~10%的碎秸秆进行高温消毒,其后使用稀醋酸溶液调节其pH值为4~6,于30~40℃下加入纤维素酶反应6~12h,得到次级碎秸秆,该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将质量含量为20~40%的碎秸秆、质量含量为1%~5%的过磷酸钙及质量含量为1%~5%的石膏粉进行高温消毒,其后与所述次级碎木屑及所述次级碎秸秆相混合,即得到培育基质,混合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将培育基质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装袋,并向袋内喷洒经高温消毒的水,至基质含水量达70%左右,得到菌袋,向菌袋内进行接种,接种后于常温、遮光、干燥环境下放置0.5~1个月进行发菌;
5)将发菌后的菌袋放置于自然光照射与通风良好的露天环境下进行生长,每隔一天向菌袋上喷洒1~2次水分,保持菌袋含水量在60%~70%,4~5天后即可进行草菇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为选自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秸秆的粉碎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木屑为水果类树木的枝干粉碎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圣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圣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19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