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吸环宽幅精密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2569.4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新;丁筱玲;荐世春;肖玉银;丁皓;朱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A01C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环 宽幅 精密 播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吸环宽幅精密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装置是用于农作物排种的一类种植机械,是农田作业的主要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播种装置主要有机械式和气吸式,而气吸式作为目前已知播种技术中最成熟、精度最高的播种方式,越来越受到排种机生产厂家的重视。播种技术的发展对播种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诞生了精密播种技术,即将精确数量的种子从种箱内分离出来,按照确定的行距和粒距播入田间或穴盘孔内。
国际上先进的精密播种装置普遍采用了气吸式工作原理,正朝着大型、高效、操控电子化方向发展,新型材料、加工工艺正逐步应用到精密播种装置上,播种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精度不断得到提高。气吸式排种器工作时由高速风机产生负压,传给排种器的真空室,排种盘回转时,在真空室负压作用下吸附种子,并随排种盘一起转动,当种子转出真空室后,不再承受负压,就靠自重或在刮种器作用下落在沟内。
我国近年来播种技术和播种机械有了很大发展,但大部分播种装置的排种管还是是垂直地面设置的,种子从布种器里垂直下落,落地速度较快,造成种子弹跳,而偏离了播种点,影响播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吸环宽幅精密播种装置,采用双吸环方式吸气并把种箱分成两部分,排种管设置为圆弧状,避免种子垂直下落,解决背景技术中种子下落后弹跳偏离播种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吸环宽幅精密播种装置,包括盛种箱、排种器和排种管,所述排种器有两个壳体,两个壳体分别通过位于壳体一侧的封盖与风机接口密闭连接,所述壳体内有与驱动轴连接的内芯,所述内芯的内部有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负压腔,内芯外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凹圆窝,凹圆窝内有与负压腔相通的吸气孔,
负压腔通过封盖上的双吸环与风机接口相连通,在壳体的下部有与封盖固定连接的中空挡块,所述中空挡块位于负压腔内,所述中空挡块与壳体底部的排种口相对应。封盖上设有内芯装配槽,所述内芯通过内芯装配槽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内芯为圆柱筒形,驱动轴通过壳体上的外壳轴孔和内芯上的内芯轴孔穿过内芯,排种器为双吸环气吸式排种器,采用双吸环结构增加吸力,并把盛种箱分为两部分,播种装置工作时,排种器由高速风机产生负压,凹圆窝在下方吸气孔的作用下吸附种子,随内芯一起在驱动轴的作用下转动,当转到下方固定的中空挡块处时,负压腔对种子的吸力下降甚至消失,种子便在刮种器的作用下离开凹圆槽,通过排种口进入排种管,由于排种管呈圆弧状,与地面呈一定角度,而不是垂直于地面,可以减缓种子的落地速度,避免种子落地后弹跳而偏离播种点,提高播种精度。
内芯分为两层,内层与轴心之间为空腔,既节省了材料又降低了排种装置的重量,使驱动系统更容易带动,内层和外层之间为负压腔,设置中层是为了减小气吸体积,从而减小风机气吸工作量。
所述排种口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中空挡块和刮种器。
所述中空挡块上设有种槽隔板。这样种子落下时不会混在一起,而是在种槽隔板的作用下落入各自的排种口,保证排种精度。
所述排种管与所述排种口连通。排种管与所述排种器螺纹连接。
所述排种管呈圆弧状,圆弧角度为40°≤θ≤50°。
所述壳体分别通过下种管与盛装箱连通。
所述排种管为光滑内壁。这样有利于减小种子下落时的摩擦力,使种子更快更容易下落,减少种子下落过程中的震动,使布种装置更好的完成布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2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草微耕一体机剪刀驱动及传动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