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洲鸵鸟的人工饲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62643.2 申请日: 2015-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4996361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发明(设计)人: 郑荣 申请(专利权)人: 郑荣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23K50/70;A23K10/30;A23K10/33;A23K20/24;A23K10/37;A23K20/163;A23K10/1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罗保康
地址: 5303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非洲 鸵鸟 人工 饲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洲鸵鸟的人工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鸵鸟是一种全身每个部分都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珍禽,鸵鸟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而且含有 21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药物残留、肌肉细嫩、鲜美可口、胜过牛肉,适合现代人类膳食潮流。营养学家认为,鸵鸟肉将成为下世纪主体肉食。鸵鸟皮价值比鳄鱼皮还高,其皮革加工的皮包、皮鞋是高档商品,深受欧美、日本等国人民喜爱。鸵鸟毛保温性强,不产生静电,是服装加工业的好原料。其骨、血、内脏可作医药工业原料,脂肪则是高级化装品的原料,鸵鸟蛋壳可加工成工艺品。鸵鸟副产品的加工产值远远超过肉的产值,还可相应带动皮革、医药化工、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鸵鸟具有低饲养要求、高经济价值的特点,又有反刍动物耐粗饲料的特性和家禽优秀的繁殖能力。鸵鸟所具有的适应性广、耐粗饲料、高繁殖力、高抗病力和高经济效益,为发展特种养殖业开辟了一条新门路。

鸵鸟系食草动物,驯养鸵鸟只需在不同生长期补给一些精料、矿物质和维生素,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鸵鸟头小、颈长、体大,腿长粗,不会飞。成鸟体重100-150kg,4-5岁龄母 鸟年产蛋80-100枚。鸵鸟的眼大而视觉灵敏,行走和奔跑快捷。孵化期约42d,1岁龄时可重达100kg,即可屠宰利用,可提供皮张约1.3m2 ,肉约35kg和羽毛、骨、内脏等副产品。鸵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喜在干旱、少雨、日照长、光强、沙荒草地生活,也能耐受零下15℃的寒冷。

目前,人们在养殖鸵鸟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饲喂玉米、草粉、麦麸、豆饼、米糠等,由于饲养护及养殖场在饲养投喂的饲料单一,根本满足不了鸵鸟生长发育及营养的需求,极易造成鸵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使鸵鸟由于各种营养的不足,造成鸵鸟早期脱毛、啄食毛、毛色暗淡无光泽,生长发育慢,个头小、重量轻、羽毛松乱、活动量少,适口性能差,易患各种传染病,严重者易死亡。

另外,中国的鸵鸟养殖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鸵鸟的饲料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在养殖鸵鸟过程中所用的精饲料,传统上以鱼粉、玉米、草粉、麦麸、豆饼、米糠为主原料。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重金属可能通过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以及矿物质饲料进入鸵鸟体内,重金属一旦在体内蓄积,一般难以清除到体外。进入鸵鸟体内的重金属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破坏机体氧化和抗氧化体系之间的平衡状态,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等各大系统造成损害,进而诱发疾病及抑制鸵鸟的生长。据报道,在受污染地区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配合饲料、鱼粉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养殖鸵鸟的饲料中常见的重金属是铅、镉和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鸵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人们对鸵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鸵鸟养殖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仍采用粗放的饲养管理方法,造成产蛋率低、孵化率低、成活率低、抗病性能差、成本高,严重影响饲养鸵鸟的整体效益。因此,开发一种产蛋率低、孵化率低、成活率低、抗病性能差、饲养成本低廉人工养殖鸵鸟方法,会逐步成为未来市场消费主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洲鸵鸟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日常饲养管理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能提高鸵鸟的产蛋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具有风险小,饲养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洲鸵鸟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场的建造、种蛋孵化、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和疾病的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所述养殖场的建造包括鸟舍和运动场,鸵鸟养殖场选择在安静的环境、地势较高、水源充沛的地区建设,应远离噪音比较大的工厂、居民区、公路和铁路干线;鸵鸟养殖场周围2千米以内不能有家禽饲养场,每只鸵鸟的鸟舍面积5米*5米、运动场50米*12米,运动场周围装有护栏,护栏高2米,鸟舍要垫黄色河沙,铺沙厚度为10-20cm,鸟舍内设有操作廊、食槽和饮具,运动场采用部分铺沙、部分种植鸵鸟可采食的落叶乔木、灌木、苜蓿或禾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荣,未经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2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