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3061.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华;罗惠玉;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智能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取装置,具体是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属于抽油机机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抽油机的保有量在10万台以上,电动机装机总容量在3500MW,每年耗电量逾百亿kW·h,我国的油田不像中东的油田那样有很强的自喷能力,多为低渗透的低能、低产油田,大部分油田要靠注水压油入井,再用抽油机把油从地层中提升上来。以水换油或者以电换油是我国油田的现实,因而,石油行业十分重视节约电能。抽油机间抽节能系统是通过抽油机的曲柄摇杆结构实现油井的间抽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抽油会节约电能,同时还可以借助抽油机的游梁惯性作用实现节能,这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可以实现智能间隙抽油,使用寿命久且节能效果好等优点,通过优化设计,已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支架且支架顶部固定支架轴;所述支架轴与游梁通过轴承连接,并且游梁左端通过轴承与驴头连接;所述驴头内侧设置悬绳器;所述支架右端固定减速箱且减速箱轴上固定曲柄;所述曲柄通过连杆与游梁连接,并且连杆与设置在游梁底部的横梁通过横梁轴连接;所述曲柄内部设置平衡块,并且曲柄与连杆之间通过曲柄销轴承连接;所述减速箱右端通过减速箱皮带轮与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电动机连接,并且电动机右端设置刹车杆;所述电动机通过位于刹车杆右端的电路控制箱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驴头为圆弧形结构,并且驴头围绕游梁实现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块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平衡块围绕减速箱轴心旋转360°。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梯形结构,并且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支架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驴头制成弧形是为了抽油时保证光杆始终对准井口中心,同时承担井下各种载荷的作用,游梁装在支架轴上,前端安装驴头承受井下载荷,后端连接横梁、连杆、曲柄使绕支架轴承上下摆动来传递动力,曲柄结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成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曲柄上有多个孔是调节冲程时用的,平衡块的可以减小电动机上下行程的载荷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悬绳器;2、驴头;3、游梁;4、支架轴;5、横梁;6、横梁轴;7、连杆;8、减速箱;9、减速箱皮带轮;10、刹车杆;11、电路控制箱;12、电动机;13、曲柄销轴承;14、底座;15、平衡块;16、支架;17、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抽油机智能间抽节能系统,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顶端设置支架16且支架16顶部固定支架轴4;所述支架轴4与游梁3通过轴承连接,并且游梁3左端通过轴承与驴头2连接;所述驴头2内侧设置悬绳器1;所述支架16右端固定减速箱8且减速箱8轴上固定曲柄17;所述曲柄17通过连杆7与游梁3连接,并且连杆7与设置在游梁3底部的横梁5通过横梁轴6连接;所述曲柄17内部设置平衡块15,并且曲柄17与连杆7之间通过曲柄销轴承13连接;所述减速箱8右端通过减速箱皮带轮9与安装在所述底座14顶部的电动机12连接,并且电动机12右端设置刹车杆10;所述电动机12通过位于刹车杆10右端的电路控制箱11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驴头2为圆弧形结构,并且驴头2围绕游梁3实现转动;所述平衡块15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平衡块15围绕减速箱8轴心旋转360°;所述支架16为梯形结构,并且支架16顶部固定设置支架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3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炭地下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