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3353.X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明;山本启二;尾崎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E02F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李婷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驾驶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43),配置在工程机械的上框架上,具备一对后部支柱(21、22)和设于它们之间的后部板(28)。后部板(28)具有外板和内板(30),内板(30)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板部(31、32)、以及在从所述后部板(28)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上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板部的局部连接的连接部(33)。连接部(33)构成强度相对地低于板部(31、32)的低强度部分,以包含在受到从上框架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经由外侧的后部支柱(21)施加到后部板(28)上的横向负荷(F)时使后部板(28)折弯的折弯点。据此,对横向负荷有较好的驾驶员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在具备下部行走体以及可回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回转体的工程机械中,在构成所述上部回转体的上框架上搭载驾驶室作为其操作室。
该工程机械中,在该工程机械翻倒时确保所述驾驶室内驾驶员的安全是重要的课题。具体而言,在该工程机械翻倒时,会有来自外侧的横向负荷作用于所述驾驶室,该横向负荷会使驾驶室变形,要求在发生该变形时仍能确保驾驶室内有供驾驶员容身的空间,尤其要求确保驾驶员所处位置后部的空间。
作为对应这种要求的装置,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69807(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具备立设于该驾驶室后部的左右一对后部支柱、以及配设在一对后部支柱彼此间的后部板,并且使该后部板具备高刚性。具体而言,该后部板具有由多块板材相互接合形成的多层结构,并且所述多块板材中至少有一块具有加固肋。
然而,这种厚重的后部板不仅因材料费及加工费高企导致成本上升,而且因该后部板被赋予高刚性,即不易变形,反而会增大作用于后部支柱的负荷而可能导致破损。因此,上述现有技术总的来说很难显著提高对驾驶员的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横向负荷有较好的驾驶员保护效果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所述工程机械具备下部行走体以及回转自如地搭载在所述下部行走体上且包含上框架的上部回转体,所述驾驶室配置在所述工程机械的所述上框架上,所述驾驶室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后部支柱,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立设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以及后部板,设置于所述一对后部支柱之间,其中,所述后部板包括外板以及在所述外板的内侧位置与该外板接合的内板,所述内板具有:多个板部,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连接部,在从所述后部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所述上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离的位置上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板部局部地连接,所述连接部构成对横向负荷的强度相对地低于所述板部的低强度部分,所述连接部包含在受到所述横向负荷时使所述后部板折弯的折弯点,其中,所述横向负荷是在所述工程机械翻倒时从所述上框架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经由所述一对后部支柱中靠外侧的后部支柱施加到所述后部板上的负荷。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横向负荷有较好的驾驶员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构成驾驶室的驾驶室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后部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的截面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沿图2中IV-IV线的截面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构成所述驾驶室后部板的内板的立体图。
图6是所述实施方式及比较例的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7是所述比较例的挖掘机的上框架的俯视图。
图8是所述比较例的驾驶室框架的俯视图。
图9是所述比较例的驾驶室框架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机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33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模式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扩频系统的跳频GSM干扰抑制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