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螺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63747.5 申请日: 2015-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96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牛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 牛玉琴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螺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遮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贝壳呈卵圆形,幼体的贝壳薄而脆,成体较坚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状环纹,内面光滑,有黄褐色外皮。

泥螺壳薄而脆,成贝体长40mm左右,宽约12-15mm,在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泥螺是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活在中低潮区泥沙质或泥质的滩涂上,退潮后在滩涂表面爬行,在阴雨或天气较冷时,潜于泥沙表层1-3cm处,不易被人发现,日出后又爬出觅食,以底栖藻类、有机碎屑、无脊椎动物的卵、幼体和小型甲壳类等为食。

泥螺行动缓慢,它用头盘掘起泥沙与身体分泌的粘液混合,包被在身体表面,酷似一塔凸起的泥沙,起着拟态保护作用。生活中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适应力强,易生长。泥螺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性成熟时,常可见到雌雄螺在滩涂上交尾,产下一圆形胶质膜包被的透明卵群,每群有一胶质柄固着在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卵群,随潮涨落在水中波动,煞是壮观。受精卵在水温25-28℃时,4天即可完成胚胎发育,温度低发育速度相应减慢。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段浮游生活期,后变态成幼螺营底栖生活。

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泥螺营养丰富,又具一定医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成本且成活率高的泥螺养殖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泥螺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育苗:选取面积20-50m2,深1.5-1.8m的室内水泥池,将泥螺卵群用砂滤海水冲洗,取出卵群表面的淤泥、脏杂物,同时剪去卵群柄,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2、在水温23-25℃、盐度20-25,pH值8.0-8.2的条件下,孵化4-6天,即得泥螺苗种。

步骤3、将泥螺苗种放入蓄水塘,所述蓄水塘的大小为300-500m2,堤高0.5-0.7m,宽1-3m;所述泥螺苗种的放养量为100粒/m2

步骤4、每天巡塘,观察塘内水色、水位及泥螺的生长情况,及时修补堤坝,及时换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泥螺养殖方法,实行生态养殖,成本较低,且经济效益好,适合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泥螺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育苗:选取面积40-50m2,深1.5-1.6m的室内水泥池,将泥螺卵群用砂滤海水冲洗,取出卵群表面的淤泥、脏杂物,同时剪去卵群柄,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卵群孵化前,可适当进排水,并保持每天晒涂lh。当卵群大批孵化时,应关闭进出水口,蓄水培育浮游幼虫,直至甸甸幼虫出现。在孵化及幼虫培育过程中,每5-7d施肥一次(尿素2×10-5kg/m2、过磷酸钙1×10-5kg/m2),使池中单胞藻维持在一定的密度,以供幼虫充足的饵料。

卵群孵化后约1个月,涂面呈花斑状,即表明有小泥螺甸甸生活,此时宜多蓄水,防烈日曝晒和暴雨,不应翻动涂面。卵群孵后约2个月,肉眼可见小泥螺在滩面上爬行,此时应注重水位的控制,适当晒涂,以培养底栖藻类。待苗种规格达到5×104粒/kg时,可移苗出池进行养殖。

步骤2、在水温23-25℃、盐度22-25,pH值8.0-8.1的条件下,孵化5天,即得泥螺苗种。

步骤3、将泥螺苗种放入蓄水塘,所述蓄水塘的大小为400-500m2,堤高0.5-0.6m,宽3m;所述泥螺苗种的播苗量为100粒/m2

播苗后2-3d,应检查泥螺苗种的爬行、存活情况,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播苗密度,应及时进行补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玉琴,未经牛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3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