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3760.0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梁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忠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桩基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在桩基工程中,人们使用和发明了很多种方法来提高桩的承载力,变径灌注混凝土桩是经常使用的一大类施工技术,其原理是在桩身或者桩端加设直径较大的扩径部,通过增加桩侧或者桩端的面积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目前主要采用的工法包括挤扩支盘桩、挤扩分支桩、DX挤扩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多节扩灌注桩等。这些工法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比较共性的缺点在于,一是成孔中的桩底沉渣难以处理,影响桩端承载力,二是桩身所处部分土层较软或水位较高时,桩身混凝土易出现缩径甚至断桩,三是桩孔或者扩径部成型不规则,易造成混凝土超灌。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施工工法,其通过在成桩后对桩侧某些部位进行压力注浆,充填桩身混凝土与桩周土体的间隙,所注浆液通过渗透、置换、劈裂、压密及固结等物理和化学形式共同作用,使桩侧和桩端阻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承载性能。由于这种工法始终是建立在原本混凝土桩的尺寸规格上,因此其承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能使原本混凝土桩的承载力产生巨大和本质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将变径灌注混凝土桩和后注浆两种工法重新组合,通过先进行扩变径混凝土桩身施工、再加以桩端和桩侧后注浆的方法,即充分利用了原工法的优势,又使桩基承载力在原基础上产生了进一步的、巨大的提升,并产生提高工效和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地基中的桩位处,通过钻孔、旋挖、锤击、挤土的方式进行桩身成孔的施工,在成孔过程中或者在成孔完成后,通过挤扩、旋扩、钻扩的方式,在桩身或者桩底进行扩径处理,形成沿桩身上下带有一个或者多个扩径部的桩孔;
2)将带有数根压浆管的钢筋笼沉入到桩孔内,压浆管的出浆口分别位于桩孔底端和与桩孔扩径部相对应的位置;
3)在桩孔中灌注桩身混凝土;
4)在桩身混凝土具备一定强度后,通过压力向压浆管内注入水泥浆液,注浆过程可以一次、同时或者分次、分时进行,使水泥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向桩端下部和桩身外周的土体内扩散渗透并固结,在进一步扩大桩径的同时提高桩周土体强度。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桩身成孔的施工过程中,可加以护筒护壁、泥浆护壁等辅助措施。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挤扩、旋扩、钻扩的方式,挤扩是指利用机械、液压方式向外单向、双向、多向直接挤压土体形成扩径,旋扩是指撑开可变径的钻头或者钻斗后旋转切削土体形成扩径,钻扩是指撑开可变径的钻头或者钻杆后旋转切削挤压土体形成成扩径。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沿桩身上下带有一个或者多个扩径部的桩孔,是指即可以在桩身的各个位置进行桩孔扩径,也可以只在桩端底部进行桩孔扩径。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带有数根压浆管的钢筋笼,其压浆管可以绑在钢筋笼的外侧,也可以直接作为钢筋笼的主筋或者箍筋使用。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压浆管,其材质为中空钢管或者中空铁管,其外形包括直形管或者直形管加环形管,压浆管的管身或者管底端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出浆口。
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桩身混凝土具备一定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时间是在混凝土初凝后至成桩后7天内。
本发明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主要特点和优势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忠,未经王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3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弯地钻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防撞的复合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