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集成控制方法、系统和起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5459.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慈;金慧玲;赵贝贝;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8 | 分类号: | B66C1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曾晖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集成 控制 方法 系统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集成控制方法、系统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起重机行业的发展以及起重机高性能、舒适性、安全性、人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起重机上的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目前大吨位起重机包含操纵室、转台、主臂、副臂、塔臂、超起等多个部件,电气系统复杂,继电器及断路器数量总共最多可达45-50个,接线数量达几百甚至上千根。电源控制系统作为上车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电气系统设计和产品维修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电源控制系统采用自制线束、分散布置方式,系统集成度不高,包括以下缺点:1)断路器、继电器通过导轨横排排列,上下出线、占用体积大;2)由于缺乏集成化设计思想,导致体积大且笨重,安装困难,不利于整车整体布局及轻量化设计;3)组装繁琐,接线易出错;4)防护等级低,在潮湿多雾环境下易造成线路故障;5)无故障诊断功能,无法实现电源系统的状态监控。因此市场需要一种新的电源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集成控制方法、系统和起重机,集成度高、线路简化、接线少,能够在实现电源分配的同时,对电路进行过载保护,易于安装、提升防护等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集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保护单元、逻辑控制单元、通信单元、转接单元和印刷电路板,其中:
电源保护单元通过转接单元与电源相连,判断各用电单元所在电路是否出现过载,当出现过载电路时,切断过载电路;
逻辑控制单元通过转接单元与电源保护单元相连,根据控制信号将功率输出分配到各用电单元上;
转接单元包括电路带和插接端子;
通信单元在逻辑控制单元与主控制器之间、以及在逻辑控制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印刷电路板集成电源保护单元、逻辑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转接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示灯,其中:
指示灯设置在电源保护单元与逻辑控制单元之间,并在电源保护单元判断出现过载电路时,进行故障告警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控制器和显示器,其中:
电源保护单元判断出现过载电路时,向逻辑控制单元发送故障信号;
逻辑控制单元将故障信号通过通信单元以及转接单元发送给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将故障信号发送给显示器;
显示器显示故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包括集成CAN总线接口,逻辑控制单元与主控制器之间以及逻辑控制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通过CAN总线,使用J1939协议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印刷电路板为双层双面覆铜印刷电路板,其中:
在第一层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保护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
在第二层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通信单元和插接端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为单块板或双块板,双块板之间利用焊接导电柱实现线路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设置有支撑件,在支撑件上设置有盒盖,在盒盖与上层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保护单元包括断路器,设置于各用电单元所在电路上,用于判断各用电单元所在电路是否出现过载,当出现过载电路时,切断过载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包和微控制器,其中:
继电器线包设置在各用电单元所在电路上,一端连接至电源保护单元,另一端连接至用电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将功率输出分配到各用电单元上;
微控制器,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继电器线包;还用于当接收到故障信号时,将故障信号发送给主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源集成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集成控制方法,包括:
将电源保护单元通过转接单元与电源相连;
将逻辑控制单元通过转接单元与电源保护单元相连;
在逻辑控制单元与主控制器之间、以及在逻辑控制单元与用电单元之间通过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将电源保护单元、逻辑控制单元、通信单元和转接单元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包括所述电源保护单元判断各用电单元所在电路是否出现过载,当出现过载电路时,切断所述过载电路;
通过指示灯进行故障告警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5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