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蒸馏塔内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及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6578.0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亮;郝鹏;张素利;郑秀珍;赵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馏 实现 油水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焦化行业炼焦化工产品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蒸馏塔内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及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厂生产粗(轻)苯普遍采用的工艺为:煤气在洗苯塔内,经洗油洗涤脱除苯类介质,得到富含苯的洗油(富油),富油经加热后送至蒸馏塔内,用再生器顶来的直接蒸汽进行汽提和蒸馏,得到粗(轻)苯产品。
为保证生产的粗(轻)苯产品质量以及稳定蒸馏塔操作,要求持续将蒸馏塔内因冷回流产生的冷凝水从蒸馏塔系统中分离出来。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蒸馏塔设有断塔盘配合塔外油水分离器的方法引出塔内冷凝水。但是采用蒸馏塔油水分离器设在塔外的方式,如果将油水分离器布置在蒸馏塔框架顶部,特别是对于50层或55层这种高塔,塔上部仅为这一台设备就需要设置多层大框架,会大幅增加投资费用;如果将油水分离器布置在地面上,则需要增加回油泵,同样会增加生产操作费用。
申请号为201320246473.0(申请日为2013年5月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带油水分离器的脱苯塔”,其在脱苯塔主体上部含有夹套结构的油水分离器,油水混合物是边环绕蒸馏塔流动边完成油水分离的,这种方式的结构复杂,操作平台布置困难;且外夹套会影响脱苯塔本体的人孔布置,造成设备检修、清理、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蒸馏塔内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在不影响蒸馏塔外部结构设置和正常操作的同时,在蒸馏塔内完成油水分离过程,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且有利于蒸馏塔操作的稳定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用于实现此方法的油水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蒸馏塔内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用于将蒸馏塔内因冷回流产生的冷凝水持续从蒸馏塔系统中分离出来;在蒸馏塔内部设置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设置在两层塔盘之间,油水混合物通道为上层塔盘的降液管或将上层塔盘设为断塔盘后安装的导油管;油水混合物在油水分离装置内利用重力沉降原理静置分离,上层油相溢流至下层塔盘,下层水相通过油水分隔通道和排水通道组成的U形通道排出塔外;油水分离装置内设气相通道与下层塔盘气相连通。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集成在蒸馏塔内,蒸馏塔在油水分离装置部分的外径不变。
用于实现一种在蒸馏塔内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的油水分离装置,设置在蒸馏塔油水分离段的两层塔盘之间,包括塔板、油水混合物通道、溢流堰、油水分隔板和排水槽;所述油水混合物通道上部连通上层塔盘,溢流堰与油水混合物通道相对设置,靠近另一侧塔壁;溢流堰顶的中部开设凹槽作为水相溢流堰,两侧为油相溢流堰,水相溢流堰在内侧与油水分隔板形成油水分隔通道,在外侧与塔壁形成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内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上方的塔壁上设有排水口;塔板中部设气相通道与下层塔盘连通,气相通道顶部高于油相溢流堰顶部50~500mm,油相溢流堰顶部高于水相溢流堰顶部50~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且有利于蒸馏塔操作的稳定性;
2)油水分离装置集成在蒸馏塔内,不改变蒸馏塔外部结构,便于设置蒸馏塔外操作平台,也不影响蒸馏塔本体的人孔布置,操作维护方便;
3)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气相、水相和油相均有各自通道,不影响蒸馏塔正常操作;
4)油水分离装置与塔内压力自平衡,不需设置压力平衡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水分离装置各部分尺寸示意图一。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水分离装置各部分尺寸示意图二。
图中:1.蒸馏塔2.上层塔盘3.下层塔盘4.油水混合物通道5.气相通道6.塔板7.油水分隔板8.溢流堰81.水相溢流堰82.油相溢流堰9.排水槽1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6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 下一篇:一种电机外壳的固定工装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