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6655.2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1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建立 失败 处理 方法 用户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建立密话通信失败时,第一用户终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与另一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对通话进行加密通信方式称为密话通信,而对通话不进行加密的通信方式称为明话通信。目前,为了保证通话的安全性,用户一般会在通话时选择密话通信。通常情况下,密话通信一般是在明话通信信道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在明话通信信道建立成功之后,通话双方才会建立密话通信,只有在密话通信建立成功之后通话双方才能进行密话通信。
在实践中发现,在密话通信建立过程中,有可能由于通话双方的其中一端的用户终端不支持密话通信业务等原因,从而导致密话通信建立失败。如果双方想要继续通话,那么就需要重新发送通信请求,并重新分配通信信道。这种样不仅会占用通信信道资源,还会使得建立通信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通信建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在密话通信建立失败之后利用现有的通信信道建立明话通信,从而能够快速建立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密话通信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响应所述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所述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通知消息在所述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在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进行密话通信的建立;当该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以使该网络侧设备响应该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当接收该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已将密话通信业务转换为明话通信业务的通知消息时,根据该通知消息在该预先分配的通信信道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明话通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的密话通信建立失败时,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发送通信业务类型转换请求而继续使用密话通信的通信信道进行明话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通信信道资源的占用,减轻网络侧设备的负担,且能够快速建立通信,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6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