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8802.X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安娜;孟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绿园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花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 C以及铁、钾、磷、锌、钙等微量元素,且蛋白质含量高达15~26%,碳水化合物达6.4%,脂肪2%,纤维素1%,每百克可提供150千焦的热量。具有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和强肾补虚的作用,许多国家把其作为男性壮阳的补品,老人强肾补虚的药品,咖啡的添加剂和代用品,食疗作用突出,备受宠幸。
黄秋葵花中富含黄酮(比大豆子叶中所含黄酮高300倍左右),具有调节内分泌、抗衰老等功效。但其壮阳作用与化学药物伟哥不同(伟哥主要作用于局部),它是通过全身的调节(抗疲劳、增耐力、促血液)而逐步发挥作用,故其作用更温和而持久,无副作用。
黄秋葵各个部分都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黄秋葵中的维生素A能有效地防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防止白内障的产生;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适当多食可增强性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力。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由于其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其富含维生素C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提高免疫力。
黄秋葵具有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做成各种保健饮品。研究表明,黄秋葵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耐力及耐缺氧、耐寒、耐热能力,明显降低剧烈运动后小鼠血乳酸水平。提高小鼠在应激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对疲劳恢复、抗疲劳能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故可将其开发为功能性保健品和健康饮品提供给有需求的特定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强肾补虚作用的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收:选取霜降前后、花序开足的黄秋葵花序进行人工采收;
步骤2、烘干:将黄秋葵花序按3cm的厚度,摊放于烘干盘上,置于烘箱架上烘干;
步骤3、检验:剔除烘干后颜色变异、较小的花序;
步骤4、灭菌:取检验合格的黄秋葵花序,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灭菌,灭菌时间为30min;
步骤5、混合:取灭菌后的黄秋葵花序与成品茶混合均匀;
步骤6、装袋:将混合后的黄秋葵花序、成品茶按规格装袋,塑封包装,制得一种黄秋葵花茶。
所述步骤2中烘干的具体步骤为:先设定温度为45-50℃,烘干12小时,然后提高温度至60℃,在烘干12小时。
所述的黄秋葵花序与成品茶混合的比例为:2.3:1。
所述的步骤6中的成品茶为西湖龙井茶、武夷岩茶、普洱茶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出的黄秋葵花茶,具有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强肾补虚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出的黄秋葵花茶的味道较好,并且可以有效的保持黄秋葵花中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本发明制备出的黄秋葵花茶,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饮用,十分便捷。
本发明制备的黄秋葵花茶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饮用本发明制备的黄秋葵花茶,每天饮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服用补虚强身胶囊,每天使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10例,其中男55例,女55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5岁,临床表现为免疫力低、疲劳过度、精神不振、肾虚、早泄,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2、产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收:选取霜降前后、花序开足的黄秋葵花序进行人工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绿园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未经哈尔滨绿园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8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艾草花冠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金汤红茶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