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69327.8 申请日: 2015-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5012561A 公开(公告)日: 2015-11-04
发明(设计)人: 陈伟景;吴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K36/888;A61K36/9068;A61P17/02;A61K35/64;A61K35/32;A61K35/57;A61K35/36;A61K35/62
代理公司: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代理人: 吴剑锋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水火 烫伤 修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所述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火烫伤是指燃烧物及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以及电流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肌肤烫伤或烧伤。常伴有皮肤潮红水肿,表面大量渗出,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等皮肤损伤类疾病。轻者损及皮毛,甚则伤及肌肉筋内,严重者还会现休克或呼吸、心跳暂停。水火烫伤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和“深度”深浅,可分为Ⅰ度烫伤、Ⅱ度烫伤和Ⅲ度烫伤。西医治疗烫伤的方法主要分为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湿性治疗技术需要比较好的再次清创手段,不然创面总是潮湿,相对污秽。干性治疗技术,是在正规的清洗后,涂喷诸如磺胺嘧啶银粉或磺胺嘧啶银膏之类的药物,以保持创面干燥。无论是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目前都需要上医院,在一定条件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其治疗费用高,而且见效相对比较慢。现有的中医治疗方法中所治的创面愈合后会留有疤痕等后遗症。而且现有的烫伤膏其治疗时间较长,使用过程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故此,现有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和疗效好,不留疤痕,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的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还包括以下组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还包括以下组分:

一种用于水火烫伤修复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比将0.05-40重量份的独角仙、1-20重量份的荔枝壳、0.5-55重量份的瓦松、0.5-30重量份的小冬青、1-16重量份的山羊角粉末、3-36重量份的木通和2-24重量份的番石榴叶、6-12重量份的芭蕉叶、2-10重量份的四季青放入烘箱中,80-200℃烘烤10-300min;

B、将步骤A中烘烤过的物料,连同0.01-30重量份的蚂蚁、4-25重量份的石竹,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得粉碎料;

C、将步骤B中的粉碎料放入铁锅中,用柴火加热,翻炒至焦黑,得焦黑料;

D、将步骤C中的焦黑料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得黑粉料;

E、将步骤D中黑粉料和1-200重量份的蛋清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原料成本低廉且易得,配比合理,制备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身体各部位的水火烫伤的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收敛生肌快、消炎抗菌好,治疗方便,疗效速度快,痊愈后不留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中实施例1-5的组合物按以下方法制备:

A、按配比将独角仙、荔枝壳、瓦松、小冬青、山羊角粉末、木通和番石榴叶、芭蕉叶、四季青放入烘箱中,80-200℃烘烤10-300min;

B、将步骤A中烘烤过的物料,连同蚂蚁、石竹,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得粉碎料;

C、将步骤B中的粉碎料放入铁锅中,用柴火加热,翻炒至焦黑,得焦黑料;

D、将步骤C中的焦黑料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得黑粉料;

E、将步骤D中黑粉料和蛋清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本发明中实施例6-17的组合物按以下方法制备:

A、按配比将独角仙、荔枝壳、瓦松、小冬青、山羊角粉末、木通和番石榴叶、芭蕉叶、四季青放入烘箱中,80-200℃烘烤10-300min;

B、将步骤A中烘烤过的物料,连同蚂蚁、石竹及其余组分,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得粉碎料;

C、将步骤B中的粉碎料放入铁锅中,用柴火加热,翻炒至焦黑,得焦黑料;

D、将步骤C中的焦黑料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得黑粉料;

E、将步骤D中黑粉料和蛋清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9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