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9458.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顾忠伟;姜雷;孙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4;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周敏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线粒体 靶向 阿霉素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癌症患者化疗后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阿霉素是癌症化疗常用的药物,但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的大量使用容易使细胞产生耐药性。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分为先天性与后天获得性两大类。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基因或基因表型发生变化引起细胞凋亡通路改变,最终导致肿瘤先天耐药性的出现。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同时也是“自杀武器库”,能启动细胞凋亡通路,因而肿瘤细胞先天性耐药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以线粒体作为抗癌药物传递系统的靶点,将传统化疗药物递送到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促使线粒体启动凋亡通路,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9/3,从而实现肿瘤细胞“自杀”式死亡,这将是克服肿瘤先天性耐药性,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CN104523723A提供了一种由嵌段共聚物叶酸-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线粒体靶向阿霉素、三苯基磷(TPP-DOX)和阿霉素构成的线粒体靶向胶束载药系统。该胶束载药系统具有线粒体靶向功能,但在将药物阿霉素递送到肿瘤细胞线粒体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叶酸是疏水性分子,在水溶液环境中,根据亲疏水特性,叶酸分子更倾向于分布在胶束的疏水内核中而不是分布在胶束的亲水外层,从而导致细胞对叶酸修饰的载体摄取率低下,影响抗肿瘤效果;(2)三苯基磷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对眼、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且有神经毒性。毒理学研究资料显示,LD50700mg/kg(大鼠经口),800~1600mg/kg(小鼠经口),LC5012167mg/m3,4小时(大鼠吸入)。因此将三苯基磷用于药用材料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未见有关具有线粒体靶向功能的阿霉素脂质体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以使该脂质体不仅具有线粒体靶向性,而且肿瘤细胞摄取量大,安全性高。
本发明所述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由盐酸阿霉素、磷脂、胆固醇和可交联线粒体靶向聚乙二醇化磷脂药用材料组成,所述盐酸阿霉素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5~20),所述磷脂、胆固醇、可交联线粒体靶向聚乙二醇化磷脂药用材料的摩尔比为(50~90):(2~47):(3~8),所述可交联线粒体靶向聚乙二醇化磷脂药用材料的结构式为
所述结构式中,n=10,12,14,16。
上述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可交联线粒体靶向聚乙二醇化磷脂药用材料的制备
以脂肪酸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多肽D-(KLAKLAK)2-C5和有机碱为原料,多肽D-(KLAKLAK)2-C5、有机碱、脂肪酸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3):(1~3):1,所述多肽D-(KLAKLAK)2-C5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述;
在氮气保护下,将脂肪酸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有机碱和第一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剂的用量应使第一溶液中脂肪酸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浓度为100~300mmol/L;
在氮气保护下,将多肽D-(KLAKLAK)2-C5溶于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溶液,第二溶剂的用量应使第二溶液中多肽D-(KLAKLAK)2-C5的浓度为100~900mol/L;
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混合,在避光、搅拌下于20~40℃反应12~48小时,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得到固态物质,将所得固态物质用氯仿或二甲亚砜溶解后过滤掉不溶物,收集滤液,除去滤液中的溶剂即得到可交联线粒体靶向聚乙二醇化磷脂药用材料;
(2)交联线粒体靶向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9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定量取样装置
- 下一篇:风泵式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