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9875.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静;王秋玲;张占胜;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C08J5/18;C08L1/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07105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轴芯增加胶带、以使轴芯压痕和硌印得以消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酯薄膜,以部分水解的三醋酸纤维素酯为原材料,混合溶剂溶解进行棉胶溶液的制备,采用流延法制膜,制成的纤维素酯薄膜成卷存放。其成品膜因具备优良的光学、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偏光片的支持体和保护膜。
纤维素酯薄膜的成卷方式为,收卷成轴时,将纤维素酯薄膜直接卷在不同材质的管材制成的轴芯上,直至达到收卷长度要求。为了提高整卷纤维素酯薄膜的收卷平整性能,减少因轴芯表面平整度差造成的轴芯压痕和硌印弊病,采用边部压花的形式。由于纤维素酯薄膜厚度在156um-164um之间,表面平滑,容易受到外界压力变得不平整,在现有收卷方法得到的成轴产品上,表现为: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在轴芯最内侧约15m长度范围内,会因为轴芯表面的不平整,使得纤维素酯薄膜出现压痕和硌印,无法使用。需要寻找一种防止压痕和硌印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纤维素酯薄膜的收卷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三醋酸纤维素酯棉胶液的制备和流延,干燥,切片边,压花边,收卷在轴芯上,在纤维素酯薄膜收卷开始时,在两端压花部分加入胶带,胶带的长度为轴芯周长的1倍~4倍。
所述胶带的宽度为0.5cm~2.5cm。
所述胶带的厚度为0.05mm~0.5mm。
所述胶带的长度为0.5m~2m。
开始加胶带的时机为收卷长度为0m~1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收卷成轴过程中,在纤维素酯薄膜与轴芯接触的前期,使用在纤维素酯薄膜两端压花位置处,粘附胶带的方法,使接近轴芯内侧纤维素酯薄膜上的压痕和硌印现象得以消除,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纤维素酯薄膜制备流程图;
图2为收卷原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流延嘴 ,2:不锈钢带,3:流延系统,4:干燥箱,5:轴芯,6:纤维素酯薄膜,7: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纤维素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为:
1、 三醋酸纤维素酯棉胶液的制备
制备三醋酸纤维素酯棉胶液的工序包括:投料、混合溶解、棉胶液过滤和恒温静置除泡四个环节。
(1)投料
将混合溶剂打入混合器,开启混合器的搅拌及夹套水,控制平稳转速,将三醋酸纤维素酯缓慢加入到混合器中,加料结束后加入增塑剂和辅助助剂。
(2)混合溶解
调整搅拌转速、夹套水温等溶解工艺,进行三醋酸纤维素酯的溶解,溶解时间8h,制备得到均一的三醋酸纤维素酯棉胶液。
(3)棉胶液过滤
为去掉棉胶液中的机械杂质及不溶物,需要对棉胶液进行多道过滤。
溶解完成的棉胶液用齿轮泵从混合器抽出,经粗过滤器过滤,以除去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大凝块及其它大的机械杂质。由齿轮泵加压,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第一次过滤,滤液进入第一中间贮槽。
进入第一中间贮槽的棉胶液由齿轮泵从第一中间贮槽抽出加压,通过二次板框压滤机上的滤材,进入第二中间贮槽。
当恒温器需要进料时,第二中间贮槽内的棉胶液由螺杆泵抽出加压,经第三次过滤进入恒温器。
(4)恒温静置除泡
棉胶液恒温静置除泡,在有夹套的恒温器内进行。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气泡,并使溶液保持流延所需的恒定温度。
经恒温静置除泡后的棉胶液进入流延工序。
2、 纤维素酯薄膜的流延成型
棉胶液由三螺杆泵输送,经嘴前过滤器、静态混合器进入到流延嘴。
流延嘴内的棉胶液在螺杆泵的压力下从流延嘴嘴缝挤出,形成落帘落到连续运转的不锈钢带2上,流延系统3为一密闭循环系统,热风加热钢带上的棉胶湿液膜,其中的溶剂分子挥发出来后随风一起进入冷凝器冷凝形成溶液存入中间库,定期送往溶剂回收工段经回收纯化后循环使用。同时棉胶液膜形成一个有一定含湿量和机械强度的较干湿膜,湿膜到达前鼓剥离轴进行剥离后进入干燥箱4继续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9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