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0873.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旋;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智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 水资源 环保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领域,尤其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农田灌溉方式一般是采用直接通过输水管道直接对农田进行灌溉,这种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所述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包括感应装置、灌溉服务模块、输水装置、出水装置;所述灌溉服务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反馈信息的信息接收装置、处理所述反馈信息转化为用于控制所述出水装置的控制指令的中央处理器和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信息发送装置;所述灌溉服务模块、输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出水装置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包括水资源回收装置,所述水资源回收装置包括水感应器和储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由纵横且相通的若干滴灌管形成的灌溉网络,并且滴灌管出口处设有阀门与储水池相通,在出口处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资源回收装置还包括灌溉网络的滴灌管网出口处相通的用于将多余水倒入储水池的输水管,在进口处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还包括有防渗漏系统,该防渗漏系统包括有设置于灌溉层底部的不透水胶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通过感应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感应信息发送给灌溉服务模块,灌溉服务模块通过分析这些温度和湿度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水灌溉。可以免去人为操控对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2.通过在出水装置设置水资源回收装置,可以在通过水感应器感应到出水装置的水量过大时,通过输水管将多余的水导入到储水池,达到回收节水的目的。
3.本系统采用滴灌技术,滴管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技术,加上本发明的回收装置,可以有非常高的节约水资源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为感应装置,2为灌溉服务模块,3为输水装置,4为出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感应装置1,灌溉服务模块2,输水装置3,出水装置4。
一种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服务模块2、输水装置3、出水装置4;灌溉服务模块2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1反馈信息的信息接收装置、处理所述反馈信息转化为用于控制所述出水装置4的控制指令的中央处理器和发送控制指令的信息发送装置;灌溉服务模块2、输水装置3和出水装置4依次连接;出水装置4包括感应装置1,感应装置1包括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出水装置4还包括包括水资源回收装置,水资源回收装置包括水感应器和储水池。
出水装置4包括相互连通的由纵横且相通的若干渗灌、喷灌和滴灌管形成的排灌管网,并且该排灌管网出口处通过阀门与储水池相通,在出口处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水资源回收装置包括储水池以及与灌溉管网的渗灌、喷灌和滴灌管网进口处相通的回收给水管和与排灌管网出口处相通的回收排水管,在进口处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节约水资源环保灌溉系统还包括有防渗漏系统,该防渗漏系统包括有设置于灌溉层底部的不透水胶膜;工作井的深度大于该灌溉区域高度,且在工作井中也铺设有不透水胶膜。
本发明通过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通过感应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感应信息发送给灌溉服务模块2,灌溉服务模块2通过分析这些温度和湿度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水灌溉。可以免去人为操控对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通过在出水装置4设置水资源回收装置,可以在通过水感应器感应到出水装置4的水量过大时,通过输水管将多余的水导入到储水池,达到回收节水的目的。
本系统采用滴灌技术,滴管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技术,加上本发明的回收装置,可以有非常高的节约水资源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智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智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0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杨盆景自动定时定量灌溉装置
- 下一篇:葡萄园套种草莓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