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1350.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吉永朋子;大西宏尚;关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K13/30 | 分类号: | A47K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便座装置,其包含:对便座(400)进行加热的便座加热器(450);检测便座(400)的温度的第1温度检测元件(401);控制便座加热器(450)的通电的主控制部(601);以及防止便座(400)的过度升温的第1过度上升防止控制部(602)。主控制部(601)和第1过度上升防止控制部(602)共用第1温度检测元件(401)的温度检测信息来控制对便座加热器(450)的通电。由此,提供了防止便座(400)的过度升温的安全性高的便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便座装置的便座的过度升温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便座装置的便座具有发热体单元、热敏电阻和恒温器作为基本结构。发热体单元配设于落座面的背面,在铝箔上将线状发热体设置成蜿蜒形状。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检测元件发挥功能,用于检测落座面的温度。恒温器是作为防止便座的过度升温的安全装置而配设的。
具体而言,发热体单元在落座后的使用者的身体主要接触的供热区域中,按照通常的间距蜿蜒地配设线状加热器。并且,在供热区域中设置有用于温度控制的热敏电阻。
另一方面,在便座后方的外侧部附近,形成有比供热区域更高密度地配设了线状发热体的密集区域部。在密集区域部中设置有复位型的恒温器作为安全装置。并且,加快恒温器的温度响应速度,在异常时落座面的温度过度上升而变为危险的状态之前,切断线状发热体的通电电路。由此,例如日本特许第4775275号公报公开了用于确保针对过度上升的安全性的结构的便座装置(以下记作专利文献1)。
以下,利用图15对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便座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5是现有的便座装置的发热体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15所示,现有的便座装置的发热体单元1在与便座的落座面大致相似形状的2张铝箔2之间,以蜿蜒形状配设有线状发热体3。此时,发热体单元1的以两侧部为中心的较宽范围形成了以通常的间距配设有线状发热体3的供热区域4。另一方面,在供热区域4的后方的外侧部,形成了高密度地配设有线状发热体3的密集区域部5。
此外,作为另一安全装置的另一例,例如日本特许第5610922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结构的供热便座装置(以下记作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的供热便座装置具有温度过度上升传感器和温度过度上升防止电路作为安全装置。温度过度上升传感器由专用的正特性热敏电阻构成,用于检测便座的温度上升异常。温度过度上升防止电路构成为根据温度过度上升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停止对发热体的通电。由此,确保了供热便座装置的安全性。
但是,专利文献1的便座装置使用恒温器作为防止便座的过度升温的温度检测元件。此时,由于恒温器的热容比较大,因此恒温器的温度上升速度比便座的落座面的温度上升慢。因此,必须在发热体单元1中形成线状发热体3的密集区域部5,增大发热量来提高恒温器的温度上升速度。对于该结构而言,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密集区域部5的表面温度比其他供热区域4的表面温度高。因此,如果在使用供热便座装置的过程中,使用者的身体接触到线状发热体3的密集区域部5,有时会感觉到不适。
此外,由密集区域部5检测的温度与实际的便座的表面温度不同,接近线状发热体3的表面温度。因此,作为检测并防止便座的表面温度的过度上升的结构,不是能够充分令人满意的结构。因此,从安全装置的温度检测精度的方面看,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此外,专利文献2的便座装置是利用1个正特性热敏电阻检测异常的温度上升的结构。因此,在加热器中进行高容量的通电而使便座的温度急剧上升的升温加热时、和在加热器中进行低容量的通电而将便座的温度保持为恒定温度的保温时,便座的表面温度与正特性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