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2810.1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良;王广伟;王喆;高冰;徐润生;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兰炭 烧结燃料 高效利用 烧结生产 烧结矿 二氧化硫排放量 传统燃料 钢铁产业 节能减排 炼铁领域 燃料能量 烧结参数 烧结过程 冶金性能 烧结 混合料 加工艺 钢铁企业 低硫 返矿 焦粉 增效 燃料 | ||
本发明公开了烧结生产中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方法,提高了粉状兰炭代替焦粉等传统燃料进行烧结时燃料能量利用率,改善了烧结矿的质量和冶金性能。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当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时,采用了燃料分加工艺,并通过粉状兰炭粒度提高以及烧结参数(混合料水分和返矿比例)的调整,实现了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有助于通过降低烧结燃料成本来降低烧结矿成本,实现钢铁企业的降本增效,并将拓宽粉状兰炭在炼铁领域的使用途径。具有低硫磷特征的粉状兰炭用于烧结生产,有助于降低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对于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兰炭作烧结燃料的烧结生产工艺,属于烧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生铁产量持续增加,生铁产量从2005年的3.5亿吨上升到2014年的7.09亿吨,2014年比2013年同比增长6.24%,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炼铁原燃料资源短缺,炼铁生产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2、与球团矿和天然块矿相比,烧结矿在冶金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降低烧结矿成本,有助于整个高炉炼铁效益的提高。目前,优质铁矿资源紧张,从铁矿石成本方面入手降低烧结成本困难较大。因此,在烧结燃料价格和烧结矿质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寻求技术突破以提高烧结生产对燃料的适应性,稳定烧结生产,从而降低烧结矿成本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3、陕西神木是神府侏罗纪煤田的聚煤中心,煤资源的探明储量500多亿吨。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烧制而成的兰炭粉,具有价格低廉、低磷、低硫、高发热量、K、Na等有害元素较低的特点。在烧结过程中使用兰炭粉替代传统燃料可以有效降低烧结成本,扩大钢铁企业盈利空间。
4、随着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建材以及石油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减排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控制计划为钢铁行业减排10万吨,而烧结工序占到减排总量50%。由此可见,烧结生产减排二氧化硫不仅任务艰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5、目前,国内的兰炭生产主要集中于陕西和内蒙等西北地区,兰炭产品则主要由于电石、铁合金、硅铁和碳化硅等产业。此外,兰炭的使用多为块状产品,对小粒级粉状兰炭的使用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粉状兰炭应用于烧结生产,对粉状兰炭的烧结性能、适宜比例以及关键技术等均无系统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利用兰炭粉具有价格低廉、低磷、低硫、高发热量、K、Na 等有害元素较低的特点,在烧结过程中使用兰炭粉替代传统燃料可以有效降低烧结成本,扩大钢铁企业盈利空间。
一种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使用时,要采用燃料分加技术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要对配入烧结混合料的粉状兰炭粒度进行控制,一混前配入所使用的全部粉状兰炭和50%的焦粉,二混制粒结束后,将剩余50%焦粉进行外配;要对烧结混合料水分进行调整以改善粉状兰炭完全燃烧效果,所述的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烧结混合料水分为8.0~8.5%;要对烧结混合料中的返矿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粉状兰炭的燃料能量利用率,所述的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返矿比例为23%~28%。
所述的粉状兰炭在烧结混合料中的粒度组成为2~4mm。
所述的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烧结混合料水分为8.0~8.5%。
所述的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返矿比例为23%~28%。
本发明采用兰炭、无烟煤和烟煤混合或兰炭和无烟煤或烟煤混合的方式作为烧结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2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矿烧结过程状态的软测量方法
- 下一篇:高尔夫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