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73601.9 申请日: 2015-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5116142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发明(设计)人: 陈文峻;卢毅;黄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拜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
代理公司: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3 代理人: 吴瑾瑜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细菌 内毒素 检测 试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内毒素(Endotoxin)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是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组分。内毒素主要成分是类脂和多糖,因此也被称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当细菌死亡自溶或者黏附在其它细胞表面时,释放出来的内毒素会引发人或动物发热、白细胞增高、腹泻、血管舒缩机能紊乱,糖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发生休克。所以细菌内毒素也被称之为“热原”。鉴于内毒素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以及其可能引发的强烈“热原反应”,生物制品、化学药品、注射用药剂、透析液以及很多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设备、植入性生物材料等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在药品药理检测中,目前有两种常用的热原检测方法:细菌内毒素法(鲎试剂法)和家兔法。家兔法仅用于定性检验。而目前得到最广泛使用的鲎试剂法是基于1956年的一个发现,美洲鲎血液遇到革兰氏阴性菌会快速产生凝结反应。而后基于鲎试剂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凝胶法,动态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动态显色法、终点显色法等技术。其中凝胶法是通过观察有无凝胶形成作为反应的终点,可以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检测。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都属于浊度法。浊度法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通过浊度仪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终点显色法和动态显色法都是属于显色基质法。显色基质法系利用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显色释放出的呈色团的多少,通过分光光度计或者荧光光度计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近年来显色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基于重组C因子开发出来的荧光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内毒素检测的速度以及灵敏度。因此显色法逐步成为内毒素检测的主流方法。除此之外,基于气质联用(GC/MS)的检测技术也有得到使用。但是在目前的检测方法中,凝胶法的主观性太强,而且操作复杂,无法进行简便的定性或者半定量检测,而显色法包括荧光法,以及GC/MS技术对检验设备有强烈的依靠。很难做到快捷,方便的现场检测。对于很多需要随时进行有效监测的应用造成很大困难。本发明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侧向层析技术的快速半定量内毒素检测方法,以便于内毒素快速监测或POCT检验等方面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捷、方便的对细菌内毒素进行现场检测的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试纸,其为内毒素侧向层析检测试纸,所述内毒素侧向层析检测试纸由底板、吸水板、硝酸纤维素膜、特异性磷酸基团结合标记分子垫、内毒素结合分子多粘菌素B、磷酸化质控肽和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组成;所述硝酸纤维素膜设置于底板的中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多条内毒素反应检测线和一条固化的磷酸化质控肽控制线;在底板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所述吸水板,在底板的另一端端头设置有所述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硝酸纤维素膜的两端分别与吸水板和所述特异性磷酸基团结合标记分子垫互相交叠连接,在特异性磷酸基团结合分子垫上压有所述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

一种采用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试纸检测新型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当带有内毒素的待测样本上样后,样品中内毒素分子上的磷酸基团能够与特异性磷酸基团结合标记分子发生特异结合,而内毒素的类脂肪A同时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薄膜检测线上的多粘菌素B结合,而样品中过量而未固定在第一条检测线上的内毒素-磷酸化标记分子复合物继续沿着层析方向,在下面的多条固化了多粘菌素B的检测线上重新结合固定,根据检测线所固定的标记分子达到快捷半定量的内毒素含量监测目标(如图4所示)。

内毒素分子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的一种脂多糖分子。根据结构特点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1、由重复的3-5寡糖链单元组成的O抗原;2、含有2-酮基-3-脱氧辛酸(KDO)的核心寡糖(Core antigen);3、由磷酸化的N-乙酰氨基葡糖二聚体及6-7个脂肪酸链组成的类脂A。

多粘菌素B是由多粘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组多肽类抗生素(如图2所示)。由于其与内毒素分子类脂A能形成稳定结合的复合物,因此被广泛用于内毒素分离以及临床上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及绿脓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眼、气管、脑膜炎、败血症、烧伤感染以及皮肤粘膜感染等。在本发明中起到结合和固化待测样品中内毒素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拜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拜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3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