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支流交汇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4096.X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昭华;李奇;韩剑桥;严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02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程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流 交汇 水位 流量 关系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干支流交汇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干支流交汇对目标断面水位的顶托强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取处于干流回水范围的目标断面A处至少2年的实测日均水位ZAi、实测日均流量QAi同步资料,在坐标平面内点绘水位~流量点群,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水位流量关系Q=f(Z);
步骤1.2,对于N个实测日均水位值ZAi,代入拟合的水位流量关系Q=f(Z),可计算得到N个流量计算值QAJi,以此计算标准差其中QAi为实测日均流量,QAJi为与实测日均水位ZAi相应的流量计算值,N为数据点总数;
若标准差Se≤5%,认为目标断面不受干支流交汇顶托作用影响;
若标准差Se>5%,认为该断面水位受到干、支流之间顶托作用影响;
步骤2,顶托作用影响下目标断面A处水位流量的计算:
所述目标断面A处水位流量关系方程为:
其中:ZA为目标断面A处水位,QA为断面A处的流量亦即干流来流量,QZ为支流来流量,Z0A为A断面处主槽河床高程,Z0B为紧邻干支流交汇点下游的顶托回流区出口B断面处主槽河床高程,α、β、K1、K2为参数;
步骤3,多值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组的绘制,以目标断面A的流量QA和水位ZA作为横、纵坐标轴,根据步骤2中的水位流量关系方程的计算结果,在坐标平面内绘制出一组以QZ为参数的QA~ZA关系曲线,该曲线组为目标断面A处水位流量关系的直观表达图形,对于任意的干支流来流量QA和QZ组合,可直接在图中查出目标断面水位Z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支流交汇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α、K1数值的率定方法如下:(1)取至少2年的断面A处的实测日均水位ZAi、实测日均流量QAi以及断面B处的实测日均水位ZBi同步资料;
(2)按照公式αm=0.04+0.01m,其中m=0,1,2,3,···,20,取21个不同的α值,针对每个αm,依次代入计算,再通过线性回归拟合Yi,m和ZAi点据之间关系Ym=K1mZA-Cm,每次回归计算中的相关系数平方为21次计算过程中,相关系数平方达最大值时对应的αm、K1m值,即为最终率定得到的α和K1参数值,河床高程Z0A=Cm/K1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支流交汇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β、K2数值的率定方法如下:取断面B处至少一年的实测日均水位ZBi、实测日均流量QBi同步资料,在坐标平面内点绘B断面水位~流量点群,采用二次曲线初步拟合水位流量关系,在所得的关系曲线上取三个流量Q1、Q2、Q3,使从关系曲线上查得与三个流量相应的水位Z1、Z2、Z3,则将Z0B的值代入对数形式的水位流量关系logQB=logK2+βlog(ZB-Z0B),然后采用实测日均水位ZBi、实测日均流量QBi资料通过线性回归确定参数K2、β,由此得到水位流量的理论关系曲线;以上过程中,可以0.01的步长上下调整Z0B的值,反复计算参数K2、β,直至理论曲线与实测点据拟合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0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