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5104.2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钱崑;万凌志;易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式 位移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基桩承载力自反力平衡试验中的位移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基桩自反力试验装置在我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原有的位移杆式位移检测系统,由于工地施工环境影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位移杆松脱、位移杆变形、位移护管破损而造成位移杆被水泥包裹。这些会严重影响到基桩自反力平衡试验的位移检测精度。根据国家技术规范,位移量大小是作为判断基桩承载力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新的,更精确的基桩位移检测系统,即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为解决原有的位移杆式位移检测系统在现场安装中,以及受工地施工环境影响出现位移杆松脱、位移杆变形、位移护管破损而造成位移杆被水泥包裹,影响到基桩自反力平衡试验成败。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它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
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它包括护筒、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传感器磁座、传感器磁针、电缆;
传感器磁座与传感器磁针位于护筒内;电缆的一端与传感器磁针连接,另一端与并线器连接;
所述下连接座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下连接座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座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上连接座连接固定。
在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下连接座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上连接座之间有反力实验装置千斤顶。
电缆引出接头处为胶密封。
每个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的电缆连入同一个并线器内。
对于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的现场安装,只需将位移传感器信号线与钢筋笼绑吊在一起,直通地表面。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做检测试验时,直接把位移信号接入检测仪器即可。
由磁阻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密封的金属防护外套将防护等级提高。
直接安装在基桩自反力平衡试验装置中,埋于地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诸多优点。
1、可在基桩自反力试验装置产品出厂前安装,不需到现场安装;
2、免去由于荷载箱原位移杆原因而造成运输不便和现场摆放易受损坏;
3、可免去原位移杆在现场安装时的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影响基桩自反力平衡试验的位移检测精度;
4、数据来源直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提高房屋桥梁建设质量及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每个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它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
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它包括护筒1、下连接座2、上连接座3、传感器磁座4、传感器磁针5、电缆6;
传感器磁座4与传感器磁针5位于护筒1内;电缆6的一端与传感器磁针5连接,另一端与并线器7连接;
所述下连接座2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下连接座11连接固定,所述上连接座3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上连接座12连接固定。
在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下连接座11与自反力实验装置的上连接座12之间有反力实验装置千斤顶13。
电缆6引出接头处为胶密封。
每个预埋式位移数据采集单元的电缆6连入同一个并线器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5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