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操控的防火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5319.4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熊爱民;何远静;陆绚;曾翠欣;杨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开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操控 防火门 智能 监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门智能化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模式操控的防火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按照规范(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建筑内部安装用于防火、防烟的防火门。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控制防火门的智能化程度,现有技术还在建筑内部安装了防火门闭门器并使闭门器与防火门的控制端连接。在火灾发生时用户可以通过闭门器控制使防火门关闭(特殊部位使用除外,如管道井门等)。
现实生活中,为了出入的方便,防火门会被频繁地开启,这导致防火门容易出现变形或五金构件损坏的情况,这使得防火门处于敞开状态,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正常关闭,因此防火门无法达到防止串烟蹿火的功能;或者出于防盗的目的,防火门处于人为的锁死状态,这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打开,阻断了逃生通道,变成“死亡之门”。
如上所述,如果不能对防火门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就不能保障其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还没有出现对防火门实施监控功能的设备,而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联网监控是防火门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模式操控的防火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能对防火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监控,对处于非正常状态的防火门给出报警提示,使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其功能完好。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模式操控的防火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用于采集防火门开关状态的开关状态监控单元、开关门控制单元、FAS接入接口和终端接入接口,开关状态监控单元、开关门控制单元、FAS接入接口和终端接入接口与控制单元连接,开关门控制单元与防火门的控制端连接。
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监测控制系统时,首先将FAS接入接口和终端分别接入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中心的终端。
上述方案中,开关状态监控单元会不断地采集防火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并将开关状态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开关状态数据判断防火门是否正常工作,比如在控制单元控制设定防火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的条件下,若开关状态监控单元采集的开关状态数据显示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单元判定防火门此时处于故障状态,并将判定结果通过终端接入接口发送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的工作人员再对防火门做维修处理。而在发生火灾时,火警信息会通过FAS接入接口或终端的消防中心下发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火警信息后通过控制开关门控制单元使防火门开启或关闭,方便人员逃生疏散或隔离火源、防止串烟。防火门的开启与关闭能够通过控制单元进行灵活切换,这使得防火门能够兼顾了安防和消防两个方面的矛盾需求。FAS操控和终端操控并存使得监测控制系统具备多模式操控的能力,在发生火灾时,监测控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使得人员能够快速逃生或使得防火门能够更早地起到隔离火源、防止串烟的作用,防止火灾扩散。
优选地,由于建筑内部一般安装有多个防火门,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对这些防火门也进行全面的监测与控制,为了解决此一技术难题,所述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开关门控制单元和多个开关状态监控单元,多个开关状态监控单元分别用于采集多个防火门的开关状态,多个开关门控制单元分别与多个防火门的控制端连接。通过增设开关门控制单元和多个开关状态监控单元,使得监测控制系统的应用面积更广,其监测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优选地,所述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有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和电源管理电路,电源通过电源管理电路向开关门控制单元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用于采集电源的电压数据并将电压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电压数据判断电源供电是否正常。
优选地,所述电源包括备用电源P1和AC/DC输入端3X1,备用电源P1、AC/DC输入端3X1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保险管1F1、电容1C3、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1Z1、电阻1R14、二极管1V9、PNP三极管1V10、NPN三极管1V14、电阻1R15、电阻1R16、电阻1R17、电阻1R22、电阻1R23和共阴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半桥1V11;
其中AC/DC输入端3X1通过保险管1F1与共阴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半桥1V11的引脚3连接;
电容1C3、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1Z1的一端与共阴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半桥1V11的引脚3连接,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开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开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5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地物种多样性生境系统构建方法
- 下一篇:光纤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