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照度环境下车载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6680.9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袁步兰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度 环境 车载 摄像头 图像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照度环境下车载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摄像头作为汽车行车安全的一个电子辅助系统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上,在提高驾乘人员视野、减小盲区、降低交通事故率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随着对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增加,其应用环境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被使用在各种轿车、工程车、大客车、校车上,而且在白天、夜晚或光线暗淡情况下对视频图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黑夜或光线昏暗环境下,要能识别出图像甚至高清晰度彩色视频的需求与日俱增。
针对黑暗或光线微弱环境下车载摄像头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普通的车载摄像头夜视效果很差,根本无法辨识图像,无法满足需求。而现阶段较普遍的方案是(近)红外补偿光源车载摄像头,即通过集成在摄像头上的红外灯矩阵发出红外光源补光,照射拍摄区域以获取景物黑白图像。这种红外车载摄像头虽借助于红外补光能识别出夜间图像,但限制于红外灯功率其探测距离较近,一般2~3m,而较远处景物无法识别。另外,红外矩阵灯补偿光源的使用,一方面必然导致电源功耗增加(电流一般0.2~0.3A),发热量高,加速电路元器件老化,降低产品寿命;另一方面影响机械结构设计,质量重,外形尺寸大等,不便于车辆安装和车辆轻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照度环境下车载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应用低光照车载摄像头在黑暗或微光环境下,不借助外界红外补偿光源进行图像识别侦测,能够辅助驾乘人员行车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低照度环境下车载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包括I/O输入输出接口1、电源管理单元2、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红外光学镜头4、D/A转换器5、外部存储器6、图像驱动单元7及滤波电路8,所述I/O输入输出接口1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2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管理单元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D/A转换器5、外部存储器6,所述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与外部存储器6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红外光学镜头4的输出端连接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所述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的输出端连接D/A转换器5,所述D/A转换器5的输出端连接图像驱动单元7的输入端,所述图像驱动单元7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8的输入端,所述滤波电路8的输出端与I/O输入输出接口1相连。
所述低照度图像传感器3采用1/3英寸的CMOS影像传感器。
所述红外光学镜头4内置有至少两层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上设有抗反射增透膜。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微光成像质量高:在黑暗环境或微光下,低噪点,宽动态,能够捕捉高清晰度图像;
(2)稳定性高:电流小,发热少,抗老化,耐久长,低功耗,便于维护;
(3)可行性高:电路及机构设计简洁,无红外光源补偿,外形尺寸小;
(4)应用前景广泛:从整体市场分析和未来发展看,车载领域涉及轿车、工程车辆、大客车、校车等,其应用非常广阔。
综上:本发明实现了应用低光照车载摄像头在黑暗或微光环境下,不借助外界红外补偿光源进行图像识别侦测,能够辅助驾乘人员行车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传统的红外补偿光源车载摄像头内部系统逻辑图;
图中:1、I/O输入输出接口 2、电源管理单元 3、低照度图像传感器 4、红外光学镜头 5、D/A转换器 6、外部存储器 7、图像驱动单元 8、滤波电路 9、普通图像传感器 10、LED驱动电路 11、红外LED矩阵 12、普通光学镜头 13、图像放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6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