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鲵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6964.8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王莹;刘良忠;商海涛;苟强;金伟;魏泓;周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馗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54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鲵 胶原 蛋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鲵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鲵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驯养繁育大鲵和应用大鲵产品最早的国家,将大鲵列为中药材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大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大鲵产业快速蓬勃的发展起来,大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曾经一度保持领先优势,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特别在大鲵的驯养繁育、疾病防治等方面已具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大鲵产业的竞争力却在逐年下降,国内大鲵产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大鲵行业一直走的是一条小规模、粗放型、低效益之路,没有发挥出其整体效益和产业优势。具体主要表现在:产品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低,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整体收益水平难以提高。大鲵机体中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生物,在食用、药物、化妆品、健康食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发价值,还能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对于大鲵深加工领域,如何将大鲵的天然营养元素进行提取使之更简易的应用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胶原蛋白为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25%~30%。与组织的形成、成熟、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以及关节润滑、伤口愈合、钙化作用、血液凝固和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学材料、化妆品、食品工业等均有着广泛应用。一般认为小分子量胶原蛋白有着更好的吸收效果,因此化妆品中常用胶原蛋白肽,尤其是分子量低于1500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现有技术中的胶原蛋白肽多从猪牛等牲畜皮及骨中提取,今年来从鱼皮、鱼骨中提取胶原蛋白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提取胶原蛋白肽的方法为从天然生物体中提取、通过化学方法和重组DNA技术合成、体外水解蛋白质等。由于不同蛋白酶最适温度、最适pH和等电点的不同,所有方法均不具有通用性,尤其对于胶原蛋白这类具有多个等电点的蛋白质而言,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胶原蛋白肽具有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鲵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鲵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大鲵皮去残留脂肪并用水洗净;
2)将大鲵皮置于含14~16wt%柠檬酸钠和14~16wt%氯化钙的水溶液中浸泡30~60min进行脱腥,所述大鲵皮与水溶液质量比为1:3~8;
3)将脱腥完成的大鲵皮置于1.4~1.6wt%的碱液中浸泡1~2h,再漂洗去掉黑膜;
4)将步骤3)处理完成的大鲵皮搅碎,再加入为大鲵皮重量5倍的纯水,真空密封包装,在温度20~25℃,压力150-300MPa条件下保压10~60min,调节超高压处理过的大鲵皮pH至8~10,加入皮料重量2%~3%的碱性蛋白酶,在温度45~50℃条件下,持续搅拌酶解3~6小时,再将混料煮沸1~2min,冷却至40℃,再调节混料pH至4~5,加入混料质量1%的活性炭,搅拌脱色;
5)将步骤4)处理完成的混料在转速3000-4500r/min条件下,离心10~15min,经0.45μm的滤膜微滤,再经截留分子量为4~5kD的超滤膜超滤或截留分子量为4~5kD的纳滤膜纳滤得滤液,再将滤液浓缩至原样的二分之一,将浓缩液冻干并粉碎即得大鲵皮胶原蛋白肽。
优选的,步骤2)所述水溶液含15wt%柠檬酸钠和15wt%氯化钙。
优选的,步骤3)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磷酸盐、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4)进行如下:将步骤3)处理完成的大鲵皮搅碎,再加入为大鲵皮重量5倍的纯水,真空密封包装,在温度20~25℃,压力200MPa条件下保压60min,调节超高压处理过的大鲵皮pH至9,加入皮料重量3%的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条件下,持续搅拌酶解4小时,再将混料煮沸1min,冷却至40℃,再调节混料pH至4~5,加入混料质量1%的活性炭,搅拌脱色。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5kD。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馗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馗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6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