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钢渣有压热闷蒸压釜及钢渣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7705.7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林;郝以党;张宇;王延兵;于扬;张雷;吴智;张健;戴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钢渣 有压热闷蒸压釜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利用立式钢渣有压热闷蒸压釜对钢渣有压热闷处理方法,所述蒸压釜包括:顶盖(1)、筒体(2)、喷水装置、安全装置(4)、排水装置(5)、排气稳压装置(6)、安全监测装置(7)、导向装置(8)、渣罐(9)、渣罐支座(10)以及气体置换装置(11);顶盖(1)设置在筒体(2)顶部,用于密封筒体(2),喷水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喷水装置,顶盖(1)上设置第一喷水装置和安全装置(4),第二喷水装置设置在筒体侧部,筒体底部设置排水装置(5)和气体置换装置(11),筒体侧部设置排气稳压装置(6)和安全监测装置(7),筒体内部设置有渣罐支座(10),用于支撑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渣罐(9),筒体(2)内部设有导向装置(8),用于引导渣罐(9)进出筒体(2);
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冷却固化粗碎,熔融液态钢渣经过冷却固化破碎至温度为500℃左右、粒度小于300mm的固态热钢渣后,通过溜槽进入到渣罐(9);
(2)热闷装渣,渣罐(9)由行车吊运至钢渣有压热闷蒸压釜的筒体(2)内,通过筒体(2)内的导向装置(8)放置于渣罐支座(10)上,之后,顶盖(1)关闭,并与筒体(2)之间进行锁紧和密封;
(3)有压热闷,顶盖(1)与筒体(2)锁紧和密封后,所述第一和第二喷水装置开始进行喷水冷却,并在筒体内形成带压饱和蒸汽,通过间隙渗透至钢渣内部,与其内部所含有不稳定物质,即游离氧化钙进行反应膨胀,从而实现钢渣的稳定化处理,并完成了渣铁之间的分离;
(4)恒压控制,在有压热闷的过程中,通过安全监测装置(7)实时监测筒体(2)内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还实时监测筒体(2)内可燃气体成分和浓度数值,并控制排气稳压装置(6)实时调整自身开度,排出多余蒸汽;
(5)气体置换,钢渣热闷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可燃气体,热闷结束时,其在筒体(2)内浓度值不在安全范围之内,为确保出渣安全,气体置换装置(11)在热闷结束时向筒体内通入惰性气体,将可燃气体通过排气稳压装置(6)挤出,最终实现安全置换;
(6)出渣,顶盖(1)解锁打开前,将排气稳压装置(6)打开,直至筒体(2)内压力为零时,方可打开顶盖(1),将盛有处理后的钢渣的渣罐通过行车吊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控制和气体置换均由计算机控制系统依据筒体(2)上设置的安全监测装置(7)所反馈的数据实时控制完成;渣罐内的钢渣在0.6MPa以下的蒸汽压力氛围中产生粉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筒体(2)为一立式圆筒状压力容器,顶盖为快开式的顶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顶盖(1)的直径与筒体(2)直径相等,顶盖(1)可通过传动机构与筒体(2)进行密封锁紧或解锁,并能以平移或者旋转的方式打开,打开后筒体(2)全部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水装置沿顶盖内壁顶部环形布置,安全装置(4)用于防止热闷过程中筒体内压力急剧升高所造成的爆炸,安全装置(4)为安全阀;所述蒸压釜是一套低压压力容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向装置的引导下,通过厂房内的行车完成渣罐(9)进出筒体(2)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监测装置(7)设置在筒体侧壁上,其用于监测筒体(2)内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还用于监测筒体(2)内可燃气体成分和浓度数值;排气稳压装置(6)设置在筒体侧壁上,其用于排放有压热闷过程中筒体内多余蒸汽以维持恒压;热闷过程中产生的回水根据安全监测装置(7)所反馈的数值,通过排水装置(5)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罐(9)为一圆筒状结构,其底部分为多瓣,各瓣可绕自个的转轴转动,打开后从底部自动卸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7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矿石运输系统
- 下一篇:利用玉米发酵联产玉米毛油和DDG蛋白饲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