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除水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7821.9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正冶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的水雾问题一直是困扰司机的一个难题。为了除去水雾,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采用电加热装置,而由于电热线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均布至整个镜面,且直接对外界耗散,因此,不仅能耗较大,且镜面升温缓慢,除水效果较弱,对于稍大量的雨水,就几乎不起作用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除水后视镜,该节能除水后视镜不仅可以快速消除后视镜表面水雾,并且具有良好的节能效应。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节能除水后视镜包括外壳及镜面;所述镜面表面贴设一块透明板,所述透明板的外表面等距排满由氧化铟锡构成的、从透明板上部延伸至下部的竖直导电条;所述竖直导电条的宽度为0.2mm~0.5mm,相邻竖直导电条的间距为0.2mm~0.5mm;相邻的竖直导电条电性连接至一个高压电源的不同电极。
作为优选,电性连接于同一电极的所述竖直导电条首先延伸至所述透明板上侧或下侧的横向导电条,再由该横向导电条电性连接至电极,以便于布局,使透明板表面电路清晰。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电源包括低压直流输入接口、逆变模块、升压模块、整流滤波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电源包括低压直流输入接口、逆变模块、变频模块、升压模块,输出20000Hz以上的高频交流电;所述透明板包括一块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制有宽度及间隔与所述竖直导电条相匹配的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导电条嵌置于竖直凹槽内,且凸出于凹槽,使相邻竖直导电条之间形成间隔槽;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的两侧制有正交于透明板的竖直折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氧化铟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度,该节能除水后视镜的镜面表面贴设的透明板只要厚度不大,完全不影响镜面的后视效果,而外界的雨水则落在透明板表面,由于竖直导电条的宽度及间隔特点,绝大部分水滴将横跨至少两根竖直导电条,则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即加载到该水滴上,使其同时进行受热蒸发以及电解水两种物理反应,迅速消失殆尽;此过程中,由于高压电源的电能仅只加载于水滴上,并不对其它无关区域作用,因此,能量高度集中,充分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节能除水后视镜的正向示意图。
图2是本节能除水后视镜中,透明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节能除水后视镜包括外壳1及镜面2;所述镜面2表面贴设一块透明板3,所述透明板3的外表面等距排满由氧化铟锡构成的、从透明板上部延伸至下部的竖直导电条31;所述竖直导电条31的宽度为0.2mm~0.5mm,相邻竖直导电条31的间距为0.2mm~0.5mm;相邻的竖直导电条31电性连接至一个高压电源的不同电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性连接于同一电极的所述竖直导电条首先延伸至所述透明板3上侧或下侧的横向导电条311、311‘,再由该横向导电条电性连接至电极,以便于布局,使透明板表面电路清晰。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源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电瓶的低压直流输入接口、逆变模块、变频模块、升压模块,输出20000Hz以上的高频交流电;所述逆变模块采用斩波器时,可任意调制斩波频率,故而逆变模块、变频模块可以合并为高频逆变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将低压交流电升压至1万伏左右;由于各模块均为电子技术中的常用模块,具体电路结构不再作图赘述。
所述透明板3如图2所示,包括一块透明基板30,所述透明基板30上制有宽度及间隔与所述竖直导电条31相匹配的竖直凹槽,所述竖直导电条31嵌置于竖直凹槽内,且凸出于凹槽,使相邻竖直导电条31之间形成间隔槽310;而所述透明板31的两侧制有正交于透明板的竖直折边32。根据该结构,由于平行的直线载流导体之间具有安培力,故而在各竖直导电条31加载上高频交流电时,相互之间将产生高频振动,该高频振动所形成的超声波沿透明板3表面横向传播,并在透明板3两侧被所述竖直折边32反射回转,始终在透明板表面来回传播,以实现对透明板3表面的水滴进行超声波雾化,进一步促进了除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正冶,未经黄正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开收纳装置
- 下一篇:轿车停车开门手触式声光提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