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污染处理修复颗粒和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8068.5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侯力玮;魏钰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力玮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7B1/28;B07B1/46;C09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2140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污染 处理 修复 颗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突然土壤污染处理修复颗粒和处理修复方法,涉及工业及农业用地多种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多种污染土壤的化学原位固定氧化和微生物联合处理修复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还涉及兼治土壤里的病毒、细菌、真菌、芽孢等病害;对土传病害、重茬病害起到明显的预防和治理的用途。土壤修复处理后满足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2010年我国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20万平方公里)目前正逐年上升;每年使用有机农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公顷(280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壤污染使全国农业粮食减产已超过1300万吨,因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型的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多种污染土壤包括: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化肥污染、土壤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酸雨污染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等。
土壤有机物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品种有120余种,有机农药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苯氧基链烷酸酯类农药。前两类农药毒性巨大,且有机氯类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对土壤污染较重,有机磷类农药虽然在土壤中容易降解,但由于使用量大污染也很广泛。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13.9kg,比发达国家高约1倍,利用率却不足30%,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
土壤化肥污染主要包括: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促进土壤酸化,导致营养失调与硝酸盐积累,土壤结构破坏,以及微生物活性的降低等,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提高产量,施用化肥是大部分农民选择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数量最大的国家。
土壤病原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病原菌、细菌和病毒等。来源于人畜的粪便及用于灌溉的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等。人类若直接接触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土壤,可能会对健康带来影响;若食用被土壤污染的蔬菜、水果等则间接受到污染。
土壤酸雨的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土壤修复: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修复方法又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异位修复涉及挖土和运土,不仅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还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目前,修复污染土壤的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植物修复法。是公认的较为理想的原位土壤治理技术,但存在明显的缺点:植株矮小、生物量较低、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植物修复还受到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和营养等环境条件限制。植物修复法的时间需要3~5年,意味着土壤的荒废时间就是3~5年,影响经济效益。另外,植物修复的成本较高,每立方土壤达到200元左右,每亩土壤的修复费用高达8~10万元,每公顷土壤的修复成本达到1.2~1.5亿元人民币。高昂的代价是当地政府和农民根本无法承受的。
化学淋洗法。采用化学药剂如表面活性剂、酸洗剂等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淋洗出来后再进行废水处理。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非常高,远高于植物修复法,而且将新的污染物如表面活性剂、酸洗剂等带入土壤,土壤的物理结构会受到很大影响。成为新的污染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力玮,未经侯力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8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