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解水装置的可装入影响水质的材料的透孔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9133.6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民雄;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民雄;黎明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水 装置 装入 影响 水质 材料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解水装置的可装入影响水质的材料的透孔电极,属于无隔离膜电解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解水技术已有近百年历史,给人们带来了健康与工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广泛使用的电解水机普遍采用的是有隔离膜电解水技术,主要问题是电解效率太低,需要数百瓦功率,其电极一般采用较为贵重金属材料制作,要求较高,成本高,而且没有吸附以及欠缺改变、改善水质的功能。近年来,发明了无膜电解水技术,仅产生一种所需要的电解水,功率较小,节水节能。在电解电极使用方面,出现了采用活性炭电极的技术方案。活性炭电极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好耐腐蚀等不少优点,在一定范围获得了实际应用。但是活性炭存在的缺点是做成硬度合适的固体形状较为困难,容易破碎,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这一难题。申请人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发明本将金属或其他材料电解水电极功能与活性炭等改变改善水质材料功能结合应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解决现有电极存在的上述不足,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电解水效率与电解水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解水装置的可装入影响水质的材料的透孔电极,其特征是:电极壳体表面有透水孔隙,电极内部有空间,空间可装入改变水或液体品质的材料,电极可作为电解水或电解液体装置的电解电极使用,可与装置中不同极性的电极构成电解间隙,对间隙中水或液体进行电解。申请人所做的实验装置检测数据确认:本发明透孔电极具有作为电解水装置电极的良好性能,作为电解水电极使用具有灵活性较大、可以显著改变改善水质、提高电解水效率等独特优势,大大拓展了电解电极选择应用范畴。将本发明透孔电极应用于申请人发现的电解水新原理与新方法,更是可以获得较高电解水效率与电解水指标。水电解效率或称电解水效率,一般可以定义为:在电解一定量的水以及电解一定时间情况下,所制成的电解水某种代表性指标(例如电解还原水的ORP负值或含氢量数值)与所耗电量之比。换言之,某种电解方法或电解装置,电解同样水量达到同一电解水指标所耗电能越小,该装置电解水效率就越高。
申请人发现的电解水新原理及显著提高电解水效率的方法,根源于对传统电解水机电解水原理存在重大缺陷的深层研究。传统电解水原理仅局限于所谓水分子电解产生的离子化学反应平衡方程,完全忽视了电解过程中水的杂质被电解所产生的电子与杂质微粒,及其对提高电解水指标与电解效率的重要意义,因此无从解释阴极区碱性水具有较高还原水关键指标即较高氧化还原电位(ORP)负值与较高含氢(H、H2、H-)量的现象,完全忽视了阴极区水形成较高ORP负值与负氢(H-)含量需要相当数量活性电子的关键现象,因此无法解决现有电解技术效率太低、即使加大电解电流也达不到预想较高电解水指标的难题。申请人长期研究获得六个新发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民雄;黎明,未经罗民雄;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9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